摆问题、理思路、补短板——三凤镇扎实开展帮扶服务工作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2-11-12 14:42:47 编辑:王金蓉 点击:
为贯彻落实蓬溪县委关于开展“进百企、走千户、访万家,办实事、解难题、稳增长”帮扶服务活动的部署要求,近期以来,三凤镇组织全镇党员干部职工到所联系村(社区),通过组织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倾听群众声音,了解群众诉求,坚持问题导向,理清工作思路,补齐工作短板,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座谈会摆问题,一项一项抓好抓实
“要努力将群众反映的小事处理好,促进乡村振兴工作迈上新台阶,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近日,蓬溪县三凤镇党委书记李张在跃进桥村指导帮扶服务工作座谈会上如是强调。
“村上异地搬迁集中安置点排水渠因滑坡泥沙造成堵塞,给安置点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便等问题,希望得到尽快解决。”跃进桥村座谈会上,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黄天祯提出了当下的工作难题。对此,挂片领导副镇长梁春提出帮扶指导意见:由镇干部、驻村干部和村两委一起,组织相关部门和群众协调解决,尽快将水渠疏通。村委会随即表示将团结协作,做好沟通交流。
“群众的便利体现在随时都可以到村委会办公室将自己的事情处理好,因此要做好村‘两委’干部值班值守制度优化,做好村务日常工作开展。”对兰草村支部书记提出的值班值守制度未优化、基层党建待强化等问题,座谈会上也是现场给出指导意见。
在三凤镇党委政府组织各村召开的座谈会上,大家不作任何累赘多余的阐述,直面问题、自评工作,真正解决问题。与会人员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逐一分析、逐条研讨,一对一提出工作思路,确定工作措施,件件有回音、个个有落点。帮扶服务活动开展以来,全镇共开展集中走访座谈22次,收集诉求50余条,解决困难40余个,切实倾听群众声音,及时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听诉求理思路,一个一个办好办实
“我们村上没有什么支柱产业,怎么振兴得起来?”谈起乡村振兴,三凤镇石柱村村民颇有些疑虑。石柱村虽然早早退出了贫困村序列,但村上产业不成规模,没有什么支柱产业。
面对老百姓的质疑,三凤镇驻该村的帮扶干部蒋红没有退缩。她积极投身工作,入户走访听取村民诉求,协助第一书记制定村产业发展方案和解决问题相关措施,详细了解石柱村的土壤、气候、肥力、产业等情况,与村两委共同想办法找门路,因地制宜达成了以大棚水果和蔬菜基地引进为主的发展共识。最终引进一位重庆的种植户在石柱村租地137亩种植大圆白菜。目前该作物长势良好,预计今年年收入60余万元。
没有支柱产业是石柱村民心中的一个结,看着其他村子产业在发展壮大,石柱村民也想跟上乡村振兴的脚步,大家都盼望尽早解决。镇驻村干部蒋红在帮扶服务活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群众需求后,以问题为导向,不说空话、不讲套话,只谈问题、出思路、找办法,积极奔走协调,解决了长期困扰村民的难题。
在全镇党员干部职工努力下,通过各种形式的帮扶,全镇各村共发展有葡萄、仙桃、耙耙柑、青花椒、原生态甲鱼、龙虾、蔬菜等8大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强弱项补短板,一条一条落地落实
三凤镇幅员面积近100平方公里,有农业耕地面积近 7万亩。在对种粮大户和镇上涉农企业走访过程中,不少群众坦言相比其他乡镇,三凤存在农业经营规模小、科技水平低、基础设施差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三凤镇粮食园区建设被提上了日程。连日来,三凤镇抢抓晴好天气,强化组织保障,加大人力、机械投入,以三凤镇石柱村为核心村,在国道350沿线的五家湾村、书楼村、跃进桥村集中整治土地全面推进三凤镇小麦园区建设。
“小麦园区建设不仅能吸引更多农业企业入驻三凤,助推农业发展,拓展就业渠道,而且当地村民也能通过参与园区建设、土地入股分红等形式增加人均收入。”三凤镇党委书记李张表示,将进一步加大撂荒耕地整治力度,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倾力打造高标准的绿色小麦园区,端牢中国饭碗,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各项决策部署,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三凤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衡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