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遂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把精细化管理作为城市交通提质升级的重要抓手,强化顶层设计,深入系统谋划,依法主动介入道路规划建设,在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协同治理上全面发力,持续优化道路交通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城市交通管理从一元管理到多元治理转变,推进市城区道路精细化管理提质增效,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大幅下降,有力服务和保障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高位施策,系统谋划“一盘棋”
勤建言。依托安委会、道安委、规委会、城管委等平台,积极主动向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提出改善交通出行结构、大力推进文明交通、动员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城市交通等对策建议,将文明交通行为促进工作写入《遂宁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并纳入地方国民经济预算;会同自规、住建部门,联合推进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工作,制发《关于对建设项目开展交通影响评价的通知》。
促立法。积极推动道路交通管理地方立法,代政府拟稿并先后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遂宁市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遂宁市市城区机动车停放管理办法》《遂宁市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管理办法》。
赢支持。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建立“智慧交管”“缓堵保畅”两个市级重点项目,形成以市政府牵总,各园区政府分级负责,相关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理体系。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杨林10余次组织专家团队和相关部门实地调研,谋划推动改造提升行动,着力破解城市道路交通瓶颈问题。
着眼全局,精准施治“一条链”
除痛点。在事故预防方面,全面分析研判事故规律特点,推动职能部门在事故多发路段增设护栏15公里、防撞减冲装置87个,完成隐患突出路段路口治理12处,重点路段事故高发态势得到根本扭转。在静态停车方面,改造街头绿地增设停车位2365个,主次干道、党政商圈施划停车位5418个,推动建成区所有住宅小区全部对外开放停车并实行右进右出,停车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治堵点。坚持数据赋能指导实践,通过分时段交通流量分析研判,共渠化拥堵路口68处、扩容车道29处、打通“断头路”15条,改造平交路口32个、调优调头点位58处,试行绿波通行路段2条(10公里),建设请求式红绿灯7个。通过优化整体交通组织和精细化的道路及节点改善,主要路段路口时间损耗减少约15%,通行时间缩短约5分钟,高峰持续时间减少20%,路口路段通行能力显著提升。
攻难点。以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目标,坚持“一点一策”“一事一策”,累计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攻坚,推动市城区1318辆人力客运三轮车一次性退出市场。开展电动车专项整治,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出台置换政策,清退超标电动车2万余辆,联动企业免费发放安全头盔1万余个,头盔佩戴率约达76%,城区电动车上牌率达70%以上。
务实求效,能级提升“一张网”
走出去。多次派员跟随市政府考察团赴省外先进地市考察“智慧城市”建设,学习城市道路精细化治理和科技化集成应用建设先进做法;支队组团专程赴广安考察学习城市电动自行车管理先进经验,结合遂宁实际,编制各类专题报告、技术参考、调研分析等资料60余份。
请进来。邀请同济大学科研团队对市城区道路全面调研,历时2个月形成《优化交通组织助力城市能级提升的报告》并提交市政府专题审议,为交通精细化治理工作提供从宏观到微观、从政策到具体方案的全方位支撑。
提效能。投资300余万元实施遂安大道区间测速、市城区部分路面电子警察补点等,进一步强化电子警察应用。加速推进遂州路人行天桥、开善东路雷视一体智能控制系统4个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建设。落地“智慧交管”项目,一期投入6000万元建设“智慧交管指挥中心”,预计年底前交付使用,逐步实现所有设备数字化建档、自动派工、轨迹实时追踪等功能,将有力推动市城区道路交通管理迈上新的台阶。(遂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