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拘留所从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出发,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对拘留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文明教育管理和严格依法管理,积极开展各项有益身心的教育感化活动,促使在拘人员在所主动改造自己,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生活方式,达到教育感化挽救的目的。
创新搭建平台机制 “源头上”打破心理防线
积极探索建立“3+4”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平台,“3”是指拘留所、法制部门、办案单位“合署办公”;“4”是指综治、民政、司法及村(居)委会四个部门“协作联动”,为拘留所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提供坚实保障。另依照监所工作实际,推行“排查了解、梳理分类、评估定级、制定方案、矛盾调处、成果固化”矛盾化解工作流程,形成 “谈心、关怀、疏导、释法、真帮、实促”法理情兼容为特色的矛盾化解工作方法,有效聆听拘留人员的真实“心声”,从源头消除其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和盲区。
注重方式方法教育 “过程中”合力联动化解
根据被拘留人在所期的实际情况特点,积极推动监所释法明理、管教真情感化、家庭亲情感化的联动合力调解。在保证及时收拘、安全监管的同时,主动出击、以法为据、情理互用,多方位、多角度地开展法治教育。在准确把握案情和矛盾症结基础后,有的放矢、行之有效地开展矛盾化解工作。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最终目的下,以情化解、用爱促解,最大限度地缓解被拘人员的思想情绪和对抗心理。
深化成果促进提升 “长效性”做好教育感化
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形成服务大局、健全机制;摸底排查、分析评估;心理疏导、耐心释法;回访跟踪、社会联动全闭环长效管理教育理念,实现管教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把握工作主动权,强力推进管理教育规范化、矛盾化解常态化,营造良好的“教育、感化、矫治”氛围;并通过依法施教,真诚帮教,综合施策各项举措,营造“以理服人、以法育人”氛围,进一步彰显监所的法律权威和尊严。(遂宁市公安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