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爸爸说好给你带回来的礼物。”近日,泸州市一小区内,一位年轻的父亲将一枚沉淀的奖牌挂在女儿脖子上,眼神中满是溺爱与愧疚。
这位父亲名叫邓川,是川中油气矿消防大队消防一班的副班长,而这枚奖牌正是他不久前远赴大庆在集团公司首届消防战斗员技术技能大赛上斩获的个人银牌,为了拿下它邓川整整努力了12年。
困境,鞭策着他永不言弃迎难而上
4月6日,邓川前往遂宁参加油气矿组织的集训遴选,对于有机会参加集团公司最高水平的比武竞赛他无比期待。可兴奋未过,第一天便被深深挫败。
“1分27秒!”综合体能测试,邓川艰难的穿过最后一个障碍跑出垫底成绩,面对这个团体总分占比极重且考验极限体能的“魔鬼”科目,35岁的邓川恍然意识到自己年龄渐长已经无法拥有年轻时的体能优势,他第一次有了退缩的念头。
坚持?成绩上不去势必拖累团队。放弃?所有的努力付之东流。坚持还是放弃?成为他无法逃避的问题。
“对于每次灭火都会冲在最前面的人,怎么可能轻言放弃。”对于邓川的心思教练员唐浩最为明白。
如唐浩所言,邓川很快从短暂的迷失中找回状态。他改变策略,一方面他加大了对理论与其他技能科目的训练力度,力求用经验和技术去弥补体能上的不足。另一方面,他不断强化体能一分一秒的去缩小与队友之间的差距。
就这样整整3个月,邓川和他的队友顶着三四十度的烈日高温,在全封闭环境,白天高强度体能,晚上六套理论试题的轮番磨练下,成绩有了质的飞跃。而他的综合体能成绩也稳定在1分07秒,提升了整整20秒,在此类比赛中哪怕是提升一秒也会甩掉很多人。
目标,促使着他不断成长突破极限
“快看,邓川领奖了!真是十年磨一剑!”7月24日,川中油气矿消防大队全体员工透过直播看到邓川满脸自豪昂首在站颁奖台上,大家不由自主为他鼓掌点赞,然而对邓川的获奖大家却又似乎感到并不意外。
熟悉邓川的人都知道,他曾5次代表油气矿参加公司内外省市级消防技能大比武,在他丰富的赛场履历中,随队拿下过多枚团体奖牌,却唯独没有拿下一块具有分量的个人奖牌,这是他心里唯一的遗憾。
然而他的竞赛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作为大队最有天赋最能吃苦的那个人。训练中别人练一遍的动作他会两三遍反复练,默默琢磨技能要领。凭借刻苦的专研精神,他很快成为个人能力最为突出的业务尖子,一度成为奖牌热门人选。
可性格刚直急躁的他,却始终没改掉赛场心浮气躁的毛病。个人比赛总是频频失误,夺牌离他总是一步之遥。“他很优秀,但是如果不解决心态问题成绩很难再取得突破了。”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这样评价。
直到6年前,邓川接到代表四川省参加全国危化品救援比赛参赛任务,不得不与刚出生不到10天的女儿和尚在坐月子的妻子匆匆离别,一走就是三个月。回来时妻子没有抱怨只有鼓励,他深刻感受到家人对自己的无私支持,自此那颗浮躁的心开始悄悄成熟。
奉献,激励着他成为微光温暖他人
“我想靠近光,追随光,成为光,散发光。”获得奖牌后的邓川充满感悟。在他看来,对于承担石油危化消防应急保障任务,肩负“逆行”使命的专职消防员而言,可能将会面对的灾难挑战远比赛场来的更加残酷,练就一身过硬本领,不仅仅是为了取得赛场上的荣誉,更是为了赢得救援现场的每分每秒。“和邓班长一起出警时,我们都会感觉很安心。”曾经与邓川同一班组的杨靖回忆起这样一段往事。
2017年9月的某一天,一处民房突发火灾,邓川带领杨靖等队员赶赴现场进行灭火救援。随着火势加剧温度攀升,房内浓烟弥漫,第一次进入火场缺乏经验的杨靖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房内迷失方向,随身携带的空气呼吸器气也发出来气压不足的报警,一股幽闭空间的恐惧感迅速袭来。正当杨靖不知所措之际,是邓川即时找到他并顺着水带铺设的方向将他带离火场,才让杨靖有惊无险。
在同事眼中,生活上邓川是无微不至的好大哥,训练场上他是绝不允许“掉队”的铁面班长,执行任务时他又是身先士卒的急先锋。自参加工作以来,邓川先后执行油气井施工作业现场监护百余次,扑灭各类火灾数十次,多次挽救了群众生命,降低了企业财产损失。
“我并非无所不能,只是竭尽所能。”这是邓川,也是石油消防员内心最真的独白,他的努力与坚守只为火场上能再快一秒,他的全力以赴只为安全带出每一个出入救援现场的兄弟,他想成光,成为散发温暖的微光。(张舜 胡诗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