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川中油气矿以工程思维聚力人才强企“六化”管理,强化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实施,努力推动人才优势进一步彰显,为油气矿高质量均衡发展强实力、增动力、添活力。
科学统筹,人才强企建设“体系化”
围绕油气矿发展战略目标,由主要领导挂帅组织协调资源,靠实专项工程,构建《川中油气矿人才强企行动方案》为主线,配套《人才强企工程推进工作考核细则》《人才库建设方案》等子方案的“1+N”制度体系,搭建“7321”人才培育与实践模式,按照“两个五年”总体规划和人才培养目标,奋力打造油气矿战略人才力量。
明确定位,人才开发培养“立体化”
以打造精锐人才队伍为导向,围绕基层领导干部、党务骨干、一般管理及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中心井站站长(班组长)、一线技能骨干、高校毕业生7类人员,构建起人才需求主架构,按照三个阶段推进目标,在人才保障、人才质量、人才使用方面迈上新台阶。
量身定制,人才培养措施“个性化”
推行“人才+”培育模式,围绕7类人员制定针对性培养措施30余项,通过“三单式”“两精一创”“一年一评估”等培养方式,积极开展能力认证、持证上岗、双述双评等活动。把重大工程实战实训、重要岗位锻炼、定向培养、三向交流作为历练平台,在人员“质量”上做实文章。今年以来,获全国油气行业、集团公司、公司等比赛获奖牌4枚,获团体及个人奖项10余项。
蓄水满池,人才资源储备“清单化”
坚持向内深挖,系统化做好人才资源前瞻战略储备,厘清人才队伍层次、专业结构、数量分布,依托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立“1+1”油气矿、基层两级人才库,构建人才标识信息管理平台,在人才选录、动态管理、运用激励等方面明确标准、规范流程,邀请第三方人力资源公司对领导人员进行综合素质能力评估,对优秀的一般管理技术人员进行高潜能测评,开展人才盘点和人才诊断相关工作,精准锁定优质人才和青年接替人才,加强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源的转化力度。
优化组织,人才保障体系“融合化”
把优化组织体系作为促进人才成长的前提基础,着力构建精干高效组织体系,统筹企业发展与人才管理开发。结合新型作业区达标建设,不断优化机构设置,收缩编制定员增强岗位竞争意识,动员员工自主开展学习。开展岗位序列转换,加快推动优秀人才在三支队伍序列中合理流动,不断增强人才队伍创新创效动力活力。通过业务专业化整合,有计划有目标开展多证多岗培养,打造“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
杠杆撬动,人才薪酬激励“精准化”
构建“4级5类”绩效考核体系,精准考核项目,优化考核指标、精细考核标准,深化对管理骨干、科研技术骨干、班组长等人才群体薪酬激励,考核分配导向更加精准,充分发挥激励约束作用。推进工编挂钩试点工作,对吃苦耐劳、甘于奉献、贡献突出的优秀人才实行靶向激励,充分发挥薪酬差异化分配在人才激励和价值创造中的支撑作用。(蒲世彪 李洁 向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