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苏鄂三省党报联动: 代表委员热议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1-03-06 09:28:56编辑:刘婷婷

长江经济带覆盖全国11个省份,人口和GDP占全国约40%,是我国经济重心所在、活力所在。近年来,长江经济带发展迅猛,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如何持续走好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2021年全国两会之际,川苏鄂三省党报联动,共同采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请代表委员建言献策,共话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许强:
进一步推动动态监管和生态补偿落实
“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处于重要位置。”全国政协委员、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许强说,四川要抓好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首先应该不断提高认识,进一步深刻理解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内涵。
“提高保障也非常重要。”许强说,这里的保障涵盖了许多内容,包括工作机制、动态监管、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工作机制上,要不断完善联席会议的工作效能。”许强说,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毕竟是一个流域性的问题,只有所有人都做好了,绿色发展的效果才能凸显出来,“目前各个省份之间已经有联席会议或者类似性质的会议召开,协同合作的工作框架已经搭建起来,接下来的重点应是不断‘精耕细作’,把‘共抓’落实地一个个具体的细节上。”
许强举了一个例子,动态监管。“目前,四川的河流动态监管日趋完善,但是如果要将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就有不少方向可挖掘。”许强说,比如推进流域内生态环境标准一体化,“如果形成了一体化标准目录清单,制定了区域内生态安全、水土气污染物综合排放等标准,大家工作就有了共同的目标,在动态监管中的信息互通、结果互认、执法联动、治理依据等方面就便捷了很多。”
“还有动态的生态补偿机制。”许强认为,动态监管的一个重要作用,应该是为生态补偿提供数据参考,这个细节也值得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在‘共抓’的大背景下,流域内整体实施好动态监管,然后根据统一的标准,动态实施生态补偿。”许强说,也就是做得好就补偿多,做得不那么好就补偿少,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起流域内各成员省份的主观能动性。“核心思路就是把通过水质的实时在线监测,使水质评价和生态补偿有据可依,使补偿更有操作性。”许强说,希望长江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能够进一步细化落实。
对于四川这些年积极探索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长江经济带发展不断注入动力的各种行动,许强给予了点赞。“上周还有市州来找我们谈合作,是关于减少泥沙进入河流、综合推进绿色发展方面的项目。”许强同时还担任着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他说自己的一个真是感受就是,四川各地现在对于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越来越重视。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民盟江苏省副主委窦希萍:
保护和利用好黄金水道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民盟江苏省副主委窦希萍告诉记者,去年,民盟江苏省委围绕着长江大保护的江苏段情况,开展了长江大保护调研,“一路走访,最直观的感受是长江及其支流两岸绿化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很多企业都从占用岸线退出,岸线治理成效显著。”窦希萍说。
窦希萍说,在江苏南通长江沿岸,过去分布着不少小码头和“散乱污”企业,现在这些企业和码头都搬迁整改了,生产岸线往后退了,绿色风景线往前移了。“南通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彻底整治取缔全市沿江53座非法码头,累计关停化工企业333家、升级396家、转移重组24家……长江南通段生态岸线比例相较2015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2020年完成沿江造林绿化2230亩。”
窦希萍说,江苏处于长江下游,长江生态治理的持续压力不小,一江清水浩荡东流,离不开上中下游的协作,也需要省内各区域加强治理合力,尽管江苏各地致力沿江区域传统产业绿色转型、高端产业吸引集聚,但“重化围江”发展困局有待进一步突破,需进一步加快环境敏感区域重化工企业数量压减,深入推进合规企业由沿江向沿海转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形成沿江绿色制造体系,实现智能制造、高端服务、绿色产业的沿江链式集聚。
“长江素有黄金水道之称,接下来我们要协调好沿江产业的布局,保护和利用好黄金水道。” 窦希萍表示,黄金水道是江苏经济隆起的关键之一,也是我省推进长江大保护必须解决的保护与开发的主要矛盾,在利用中加以保护,在保护中加以利用是基本的原则。
窦希萍说,目前建设江苏新出海口,已经顺利写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纲要。但受限于现有运输结构,江苏急需建设符合实际的海港出口,打造江海联动的公铁水联运、陆海统筹的现代集疏运体系,用有效衔接、现代绿色的交通运输体系弱化产业发展对长江的依附,助力实现保护与开发并举。
在前期厚实调研的基础上,窦希萍正在打磨相关建议,助力进一步做好长江大保护,她表示,长江江苏段长江保护应与“美丽江苏”齐抓共建、互促互进,实现更高质量发展,要以综合治理推动修复性保护,使长江美得有形态。其次,以绿色升级推动发展性保护,使长江美得有质量。此外,还要以统筹联动推动兜底性保护,以人民共享推动传承性保护,努力把“长江大保护”建成“美丽江苏”靓丽名片。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宜昌兴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国璋:
长江大保护关键在落实
“2018年4月2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北、湖南考察长江大保护时,一下飞机便前往兴发集团宜昌新材料产业园,察看企业搬迁、改造以及码头复绿情况。我当面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大保护的谆谆教诲。”全国人大代表、湖北宜昌兴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国璋对总书记的考察调研至今记忆犹新。
李国璋介绍,兴发集团着眼生态大局,坚持经济利益让路长江大保护,拆除沿江化工装置,复绿种植香樟树、广玉兰,江边绿意盎然、生机勃发。截至目前,累计关停、搬迁和拆除化工装置32套。与此同时,对沿江装置搬迁腾退的900米岸线进行土地修复,并按照城市公园标准打造长江绿色生态廊道。近三年来,绿色转型催生了兴发集团绿色发展新动能,去年虽然受到全球新冠疫情影响,但宜昌兴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经营业绩却逆势增长,全年实现销售收入405亿元、利税12.01亿元、出口创汇5.9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5%、18.38%、13.07%。
“兴发集团的转型发展,是湖北省长江大保护的一个缩影。”李国璋表示,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要把长江大保护的可喜变化带到北京。他说,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抓好长江大保护战略的落实作为重大政治责任、重大历史使命,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共抓大保护。湖北长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截至“十三五”末,全省114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1.2%,较2015年提升11.4个百分点,劣V类国控断面全面消除,超额完成规划目标任务。
“近几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观念深入人心。”李国璋说,过去三年,他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一直在关注长江沿线化工企业转型发展的问题,并以兴发集团为践行长江大保护的试验田,坚持企业发展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全面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实现了企业本质清洁生产新业态,同时依托技术创新引领驱动,大力开发微电子、有机硅新材料等高端产业技术,推进兴发集团产业结构迈向绿色化、精细化、高端化。
李国璋认为,长江大保护,关键在落实。总书记2018年4月到企业视察时对企业职工们强调的关于长江大保护和企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会永远铭记。作为企业,将持续掀起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加大保护母亲河的力度,动作要更大,行动要更快。(四川在线 吴浩 摄影 李向雨 新华日报 杨频萍 湖北日报 杨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