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如一日 李勇一丝不苟追逐“军工梦”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1-11-16 16:55:53编辑:庞捷
“从一名技术工人成长为全国劳模、全国技术能手,拥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这些都得益于国家对技能型人才高度重视的政策环境。”面对荣誉和成就,李勇谦虚地说,“这些是对我工作的一种认可和肯定,而肯定的背后是更多的责任。”

1990年,李勇进入广元无线电技校钳工专业学习,开始了他的钳工生涯。“我真正喜欢上钳工这个专业,是在参观了学校实训工厂陈列室后,看到陈列室里历届学长们加工出来的各种精密配方和标准工件,我就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专业技能,要把自己的加工件摆进去。”李勇说。
然而,下定决心很容易,履行承诺却很难。“我是左撇子,在整个实训操作队伍里显得很另类。”李勇说,为了纠正用手习惯,他开始学习用右手操作,每掌握一项操作技能所付出的努力都要比别人多很多。在李勇的手心里,有一个半月形僵疤的痕迹,“这是锉刀柄长时间顶着手心留下的。”李勇回忆道,当时,为了提高工件锉削平面加工精度,他给自己增加了很多练习时间,锉刀柄把手心顶起了血泡,最终留下了这个印记。
除了练习使用锉刀,用右手拿榔头打錾子对李勇来说,也是一个大难题。“因为不顺手,榔头时不时打偏敲在手上,左手手背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说起那段练习时光,李勇的脸上浮现起丝丝笑意。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通过不断的练习,李勇很好地掌握了这项技能。
“得益于那时的努力,很多工作我左右手都能操作,工作效率高于一般的单手操作。每学期的实训考核成绩,我都名列前茅,毕业考核更是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李勇自豪地说。

1993年,18岁的李勇从技工学校钳工班毕业,分配到081总厂8分厂,从事科研项目机械加工,跟着师傅刘富元学习。这期间发生的一件小事,让李勇终身难忘,也坚定了他对待工作的态度。
“当时,在用气焊枪焊接零件时,师傅用工装钳取出烧红的零件,一不小心零件掉落到师傅的手背上,担心自己松手,零件掉落地面会损伤,师傅一直用手背支撑着,直到我们赶过来帮忙。”李勇回忆道,“跟着师傅学会了很多,包括老一辈军工人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本着对工作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研一行的精神,我对自己的工作非常热爱,特别是钳工这个工作,它包罗万象,我从事钳工工作20多年了,感觉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
进入工厂,李勇就像进入了一个新世界,“这里有太多值得我学习的东西,我尽情地吸收知识的养分,不断充实自己。”除了跟着师傅学习波导,闲暇之余,李勇还向其他师傅学习钣金、零件加工、装配……别人眼里枯燥的技能学习对他来说却是难得的好时光。
“我知道自己的天赋并不算高,我能做的就是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每天多练一小时,一周下来,我就比别人多一天的练习时间。”在师傅的带领下,李勇认真专研,反复练习,终于练就了一身精湛的加工技艺。一年后,李勇得到了师傅的肯定,终于出师了。
几年间,李勇取得了不菲的成绩,2009年在四川省第三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钳工第二名成绩,被授予“四川省技术能手”,获得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称号。2010年荣获“第十届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我的心中一直有一个梦,为国防事业奉献终生的梦,为了实现它,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保持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产品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兢兢业业地干好每项工作。”二十多年来,李勇在军品生产一线不断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2013年,李勇调入装备制造工司担任钣金车间副主任,新组建的钣金车间,整个团队人手严重不足,其中大多数人还是新招的大专院校毕业生,操作熟练度和技能水平都需要磨练和提升。军工生产不容马虎,这里包括钳工零件加工、焊接和装配等工序,加工程序多,生产任务重。人手跟不上,怎么办?“我身兼数职,一边完成工时定额、制定生产计划、生产调度、处理技术、工艺操作性难题等工作,一边组织开展新员工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尽快掌握专业技能。”那一年,李勇加班加点工作,基本没有节假日,终于锻炼出来一支能吃苦、能打硬仗的团队,在生产中攻破近百项军品科研试制难关。几年来,李勇和工友们在多项产品生产试制中,用心钻研加工工序和效率提高,充分发挥技术攻关优势,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对传统加工方式进行改进创新,最大限度发挥了设备加工能力,提升了产品外观和质量,缩短了加工周期,实现了高效加工。

通过言传身教和技艺传承,钣金车间的员工们掌握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超的操作技能,提升了整个团队的技能水平和员工职业素养。2011年,李勇被评为广元市“第七届科技拔尖人才”,2015年被评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作为一名军工人,每当在国庆阅兵仪式上看到我们生产的新一代武器装备精彩亮相,接受国家和人民检阅的时候,我们倍感光荣,它们不仅是捍卫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的利器,更是中国工业制造实力的象征。”在这些国之重器的背后,有许多默默付出的军工人。“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能成为其中的一员。我将继续努力,攻坚克难,砥砺前行,更好的服务于军工事业。”李勇说。(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