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万源:做足文旅融合富民文章 奏响生态宜居和美韵律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1-07-31 17:13:17 编辑:庞捷 点击:
位于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和嘉陵江、汉江分水岭的达州万源市,是国家生态主体功能区和限制性开发区,生态保护红线达1058.49平方公里,占达州红线面积的78.3%、占万源国土面积的26.12%。

万源全景 图|万源市委宣传部
这里年均气温14.7摄氏度,森林覆盖率达63.8%,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达6级最高标准,被誉为“天然氧吧”,是秦巴地区消夏避暑、旅游康养、科考探险的胜地。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万源立足县情实际,主动应“七问”作“七思”,明确建设“生态经济强县、生态文化大县、生态宜居名县”的目标,做足文旅融合富民文章,奏响生态宜居和美韵律。
生态福地兴文旅
万源是革命老区,系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1934年,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红四方面军在这里进行了彪炳史册的“万源保卫战”,8万多万源儿女参军参战,解放后的幸存者不足300人,为新中国成立作出了巨大贡献。
今年以来,万源市大力实施文旅强市战略,坚持规划统筹、景区先行、产业引领,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按照“1234+N”发展路径,念好“山”字经、做活“水”文章、打响生态牌,着力构建全域共建、全民共享的旅游发展新格局,“生态福地、和美万源”的旅游名片更加靓丽。

黑宝山林海 图|江洪平
全市紧盯“1”个目标:建设“全国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突出“2”个抓手: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天府旅游名县”;打造“3”大核心景区:八台山-龙潭河观光度假区、黑宝山-烟霞山休闲度假区与红军公园红色文化旅游区;建设“4条”乡村旅游环线:环花萼山山水奇观乡村旅游线、347国道风景线、荔枝古道历史线、红色文化体验精品线;大力发展N个乡村旅游景点(带):鱼泉山、青龙嘴、牛卯坪、快活坪、中国硒部茶园走廊等乡村旅游点(带)。
2020年,万源市完成文化旅游项目固定资产投资9.5亿元,累计接待游客62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4.5亿元。
“在茶文化原乡品味巴山雀舌,只觉唇齿间满是奇妙清香。”夜幕降临的万源市大巴山茶文化原乡,华灯初上,游人如织,来自北京的游客刘一骄感慨说,茶文化原乡这样的旅游项目,能让生态福地万源有更多“看得见、摸得着、品得出味道”的载体,体现了万源的文化品位。
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用旅游的方式传播文化。万源这片美丽而精致的生态福地,如今文化和旅游产业正通过新的理念、新的模式、新的业态“融在一起”,实现了“1+1>2”的深度相融,已然成为众多游客向往的“诗和远方”。
乡村宜居富群众
在万源市太平镇牛卯坪村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55岁的万光全打扫着自家民宿。“现在这几个月是旺季,来消夏的游客比较多。”万光全介绍,他的新家宽敞明亮,其中4间改造成民宿,年收入在2万元左右。走在聚居点内,一排排房屋毗邻而建,统一风格看上去赏心悦目,和周边美景有机相融。

大巴山茶文化原乡 图|罗兴明
万源市坚持把安全住房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因户因人施策,创新实施“四条路径”,全面改善了群众居住条件。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着力破解“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难题,统筹考虑水土资源条件、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及搬迁对象意愿,整合多方资源,对搬迁对象采取“自然环境恶劣地方向县城周边重点乡镇,向幸福美丽乡村”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安置方式,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近年来,万源市实现了易地扶贫搬迁9700余户近3.14万人,建成了以太平镇牛卯坪“易地搬迁+乡村旅游”、八台镇蒋家湾“易地搬迁+茶叶风情原乡”等为代表的集中安置点,搬迁群众迈入新生活。
除此之外,万源市充分发挥危房改造政策的普惠性,对全市范围内的农村住房安全进行全面核查后,将住房不安全同时又未纳入易地扶贫搬迁的4.25万余户全部纳入危房改造实施范围,既解决了住房安全问题,又让乡村群众共享脱贫成果和普惠性政策红利。投入资金2.58亿元,营造宜业宜居、干净整洁的生产生活人居环境,由乡镇按“一村一景、百村百貌”的乡村景色统筹实施。同时,将土地增减挂钩作为农村安全住房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的重要补充。
截至目前,共实施人居环境改善3.97万户,为广大群众形成良好习惯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共投入资金17.42亿元实施1.2万余户增减挂钩试点项目,既解决了住房不安全及土地资源浪费问题,又破解了村容村貌提升的瓶颈制约,为乡村振兴发展用地要素保障奠定了坚实基础。
美丽家园话和美
蓝天白云飘,青山绿水绕;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错落有致小楼房,干净整洁村中道;青山映水鱼儿跃,一汪碧湖水上桥;绿树成荫花香溢,田园风光无限好……这“画卷”就是万源白沙青龙嘴的“原创版”。
茂林修竹、小桥流水、静雅院落,装扮一新的青瓦房,干净整洁的步游道,宽敞的休闲广场……让人恍若进入世外桃源,幻觉于海市蜃楼。这幅令人心旷神怡、如痴似醉的画卷就是万源旧院龙潭河的“写真集”。

瓦子坪新村 图|马发海
白墙青瓦、潺潺流水,高宅深院、郁郁林木,古朴凉亭,雅致店家,穿梭其间,扑面而来的淳朴乡土气息,还带着古雅的诗意……这就是万源大巴山茶文化原乡的“素描图”。
诚然,以上只是万源美丽家园画卷的冰山一角。一直以来,万源聚力提档升级城乡风貌,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美丽宜居城乡建设成绩可圈可点,一幅美轮美奂的城乡画卷徐徐展开。
在今年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中,万源广泛凝聚起了60万干部群众建设“生态福地、和美万源”的信心和决心。
万源市委书记、市长倪欣勉励全体党员干部,要以争当忠诚之星、担当之星、为民之星、落实之星和清廉之星“五星”干部为标准,答好“新阶段七问”,不忘初心抓发展,牢记使命干事业,奋勇前行求突破,奋力谱写万源市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干部群众踊跃发言,结合工作实际,直奔主题、开门见山,说落实、谈见地,干货满满、气氛热烈,全市上下学习研讨氛围浓厚。
截至目前,万源市已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1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省级森林公园2个、达州市级特色原乡1个,纳入省级乡村旅游示范乡(镇、村)14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5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1个、达州市级乡村旅游提升示范项目5个,并被授予“中国避暑养生休闲旅游最佳目的地”称号。
行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万源建设的康庄大道上,万源立足生态、富硒优势,坚定践行“生态立市、生态兴产”理念,聚力培育康养旅游和富硒农产品两大产业,重点产业加快集聚、成链成群。生态经济在万源经济板块中显得越来越重要,“绿色万源”成为革命老区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亮丽风景线,“养生养老,万源最好”的公众口碑必定更加深入人心。(王昱霖 马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