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溪县实现“三个转变” 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1-11-24 09:21:10 编辑:周姿彤 点击:
镇村两项改革后,蓬溪县针对社区治理阵地落后、人才缺乏、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围绕奏响阵地提升、队伍培育、机制创新“三部曲”,着力解决实现“三个转变”,有效提升了社区治理效能,不断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筑牢堡垒补短板,实现社区阵地从“小”到“大”的转变
“社区阵地面积不达标、社区办公场所不亲民、社区综合服务用房不健全”是两项改革后全县面临的首要问题。
要解决社区阵地弱小问题,就要盘活公有资产。蓬溪县将12个被撤并乡镇的原政府驻地划拨所在社区使用,乡镇便民服务站下沉社区办公,既有效解决社区阵地不达标问题,又弥补政府搬迁后的服务空白和治理空白。如:红江镇将原红江丝厂闲置的500平方米办公用房划拨给红江社区使用,改写红江社区办公阵地仅30平方米的历史。
社区阵地功能单一,则需大力实施升级改造。蓬溪通过实施社区亲民化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在保障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基础上,注重保留文化特色和群众多元化需求,防止改造后的干篇一律无“烟火气”。如:下河街社区将阵地建在公园内,融入书法文化,彰显蓬溪书法之乡文化底蕴。
综合服务用房阵地从何而来?出台相关配套政策。蓬溪通过制定《蓬溪县新建住宅小区社区综合服务用房无偿移交管理办法》,将社区综合服务用房与小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步推进,竣工验收后及时无偿移交社区使用。如:普安街道城南社区、金桥镇吉福社区等3个社区通过综合服务用房解决阵地1200余平方米,经开区梨园社区等3个社区纳入规划建设中。
改革前,蓬溪有社区56个,阵地面积3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仅有6个,占比11%,租用阵地办公的社区23个。改革后,全县社区60个,平均面积310平方米,3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34个,占比57%,租用阵地办公的社区减少至6个,实现社区阵地从“弱小单一”到“宽散多元”转变。
培育人才壮队伍,实现社区治理从“强”到“优”的转变
人才队伍建设,是实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重点任务之一,蓬溪县通过选优配强、制度管理、保障激励等措施,充实人才力量,有效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发挥人才资源在“后半篇”文章工作中的基础保障作用。
首先是选优配强社区“两委”班子,高质量完成第十一届社区“两委”换居选举工作,换届后,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平均年龄44岁,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 117人、占33%,书记、主任“一肩挑”比例达96.7%。同时严格落实“提、考、巡、查”监管模式,促进“小微权力”阳光运行。
再是加强社区干部队伍管理,设置科学合理的薪酬晋升体系,严格落实社区书记3800元基本工资、10%绩效考核、年限补贴和社保补贴。对持证社工按照初级200元/月、中级300元/月、高级500元/月的标准进行补贴,激发干部进取精神。
然后是探索建立“社区名师工作室”。通过“本人自荐+乡镇推荐+县级评定”方式,选树一批优秀社区专职工作者组建“名师工作室”,在全县社区巡回开展经验交流和现场指导,并分片区结对,每年定期到结对社区开展工作指导,发挥社区名师“树标杆、立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
改革前,全县社区常职干部211人,均通过换届选举产生。改革后,启动社区专职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体系建设,全县常职干部276人,其中增加专职工作者65人,社区持证社工20人在实现数量扩充基础上不断强化质量提升。
完善机制优服务,实现社区服务从“僵”到“活”的转变
两项改革后,蓬溪县提前了解群众顾虑,根据不同时段、不同区域、不同形式、不同内容增强服务能力,以民为本扎实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
社区上下班、职工上下班、学生上下学时间同步,导致社区服务设施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对此,蓬溪县在火车站社区探索推行错时上班制试点,社区干部错时上下班,节任日轮休,保证社区一周七天全天候开放。
“上班没空办事、下班没处办事”是不少职工居民反映的问题。为此,蓬溪县探索延时服务。在莲花社区、板桥社区探索开展预约制延时服务,通过发放便民服务卡、分小区或网格建立微信群等方式明确预约方式和渠道,接受群众办事预约,根据预约事项,落实社区干部留守服务。同时落实值班人员,为社区室内外健身场所开放时间延长至每天晚上9点提供服务,满足居民群众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针对居民反映的节假日娱乐活动缺乏等问题,蓬溪县在12个城市社区引入了社会组织服务,利用“七一”“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吸引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强化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与引导。
改革前,全县社区工作多数是行政管理,社区干部被动完成乡镇(街道)下达的行政事务。改革后,社区工作由行政管理向服务治理转变,变被动完成行政事务到主动开展社区服务,实现社区治理从被动僵化到主动活化转变。(蓬溪县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领导小组办公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