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办事居民宾至如归!2022年底蓬溪60个社区将完成亲民化改造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1-09-06 16:34:43 编辑:周姿彤 点击:
“以前办事才会去社区,现在没事就到社区读书室看看书,或去二楼欣赏大家的书法作品。”蓬溪县下河街社区不少居民表示,亲民化改造,让过去冰冷的社区办公室有了家的温度。下河街社区作为蓬溪县2020年度的先行试点改造社区,已经完成各项改造工作且成效初显。
镇村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专项工作启动以来,为深入推进城市基层治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蓬溪县提出亲民化改造三年提升行动,明确到2022年底,全县60个社区将全部完成亲民化改造。通过“多元改造”“三去一改”“问需于民”,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党在城市基层的坚强阵地、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
“多元改造”保留社区原始记忆
亲民化改造过程中,蓬溪县不搞“一刀切”式的标准化建设,不搞“大拆大建”增加基层负担,坚持“一地一案”,充分结合各地社区文化背景、历史传承和民风民俗,因地制宜制定实施方案,最大限度盘活现有资源,最大力度挖掘文化特色,打造“多元化”社区,防止亲民化改造后的千篇一律、无特色。
如:原荷叶乡荷花街社区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将码头文化和丝绸文化融入社区亲民化改造中,服务群众同时传扬传统文化内涵;下河街社区毗邻书法主题公园——白塔公园,将社区建在公园内,融入书法文化,彰显蓬溪书法之乡文化底蕴;吉星社区建设“吉星记忆”展览室,保留被撤并乡镇原始记忆。
社区亲民化
“三去一改”使得居民宾至如归
一直以来,官方、生硬是居民给社区贴的标签。亲民化改造过程中,蓬溪县一改之前便民服务窗口衙门式的设置模式,通过去掉行政化、形式化、柜台化,改沟通交流为亲民化,打造温馨舒适、简洁清爽、融洽和谐的服务环境。
去“行政化”即:柔化办公氛围,提倡变“工装”为“家装”,改变以前社区阵地冷色调、机关风。去“形式化”即:拆除各类生硬上墙制度,根据阵地基础,提倡利用平板电脑、工作手册等方式展示社区各类规章制度和办事流程图等。去“柜台化”即:开展“拆柜台”行动,对原来行政化、阻隔式、边界清晰的社区服务中心进行空间折叠式改造,变行政化、隔离式办事柜台为开放式、互动式的零距离服务平台,形成多功能融合治理的共享空间。互动交流改“亲民化”即:摆放绿植优化环境,添置开放式办公桌、沙发、茶几等,提供电脑、放大镜、老花镜等服务设施,为居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贴心的服务,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作为社区党员群众共同的“家”,成为居民的乐聚之地。
社区亲民化
“问需于民”完善健全社区功能
亲民化改造后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不仅要有家的样子,更要有家的“味道”。蓬溪县结合社区实际条件,多形式征求社区居民意见建议,确保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更加健全,力求多渠道满足群众办事、学习、健身、休闲、娱乐等多样化合理性需求,在社区设立社会组织办公室、社工室等方便群众“一站式”享受便民服务;设置多功能活动室作为开展书画、棋牌等娱乐休闲的公共活动场所;童伴之家为年轻家长找到带娃好去处,为儿童提供游戏、交友平台;烘焙室、健身室、舞蹈室满足居民健康休闲需求;阅览室、法律之家、四点半学校、周末课堂等成为家长学校、未成年人辅导站。
如在板桥社区设置舞蹈室,满足被撤并乡镇群众文化需求;下河街社区建设运动场、停车场等,满足城区群众多样性需求;莲花社区“同心银行”真善美评比,增强社区治理群众参与度。
社区亲民化
“按照亲民化改造三年提升行动计划,2021年计划改造社区34个,截至目前已完成16个,2022年底前计划完成所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据蓬溪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亲民化改造后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要让所有居民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现如今,走进在下河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整洁明亮的空间布局映入眼帘。书法班里认真练字的学生,办事大厅一对一的服务,读书室安静翻阅的市民……都是下河街社区去行政化、形式化,实行人性化、亲民化改造的一次蜕变。(张永华 衡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