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朝天残疾人何应坤:巧手编出美好生活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1-11-08 13:01:31 编辑:王梁 点击:

初冬的朝天区两河口镇,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11月8日,在黄柏村的半山腰处,一家一层楼的小洋房院坝里堆满了竹子以及一些竹编成品或半成品,何应坤正在院坝里编织鸟笼:几根细长的青黄色篾条,在手指间缠绕、飞舞,一会儿工夫,原本杂乱无序的篾条逐渐显露出鸟笼的模样……

17年前,一场意外让他双腿残疾,人生走入低迷。多年来,他与困难斗争,与不幸反抗,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开始学习竹编技艺。如今,他不仅走出了阴霾,重拾生活信心,还凭着竹编手艺挣钱养家,不断发展自己的文创产品,生活逐渐向好。

走出阴霾 重拾生活信心

山路弯弯,水泥路一直延伸到何应坤的家里。院子前是一排排茁壮成长的竹子,一旁的几棵大树犹如伞篷将院子遮蔽了一半,圈围起来的自留地里,一只只鸡正四处觅食。

戴着袖套,穿着围裙,何应坤忙着在院坝里编织,从容认真的神态显现出他对竹编技艺的娴熟和热爱。“我刚从镇上送走去城里工作的女儿。”见笔者到来,他急忙放下手里的活儿,满脸笑容的介绍家里目前的情况,“两个女儿都出来工作了,妻子在附近打工,日子越来越好。”

然而,2004年,这样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却遭遇了一场不幸的灾难。当时,正值中年的何应坤在煤矿上工作,不料,一场事故让他的双腿落下残疾,1.7米高的个子一下子只能瘫坐在轮椅上。悲伤、痛苦、忧郁……笼罩着整个家庭。

刚出事的那段时间里,何应坤每天以泪洗面,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常常用手捶打失去知觉的双腿,感叹人生的不幸,面对家人,满是愧疚……这样的心情,一直持续了三年多时间。

“我不想活了,我想离开这个世界,不想拖累了家庭。”在何应坤的记忆里,妻子因为这句话骂了他一顿:“你残疾了,我照样养你,你可以因为生活的不满埋怨我啊,但你不能丢下我们,你还有两个娃娃……”妻子的一番话语,至今让他热泪盈眶。

生活充满荆棘,但关爱温暖了人心。妻子没有因为他残疾离开他,而是忙了一天后还细心地照顾他;女儿的关心和懂事,让他不再抱怨不幸的人生;邻居的问候和帮忙,让他感受到了人间温暖;政府的帮助,更是让他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不能放弃对生活的热爱,不能辜负家人的关心……”2007年,身体逐渐好转的何应坤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开始学习竹编技艺。通过家人的帮助,和自己的不懈努力,他不但走出了阴霾,重拾了生活的信心,还靠竹编闯出一番事业,创造出美好生活。

不懈奋斗 编出美好生活

作为残疾人,要想学好竹编技艺,并非易事。

从未接触过竹编技艺的何应坤,为了学懂其中的技巧,滑着轮椅走村串户,寻找各种不同款式的竹编产品,拆开来学习,没有老师,他就上网学习。只要能学到技艺,再苦再累他都愿意。由于行动不便,无法砍竹,两个女儿每周放学回家就将一周的竹子给他砍好。

“一根黄竹剖成很多篾丝,每条篾丝粗细均匀,且不能断,这个非常讲究技术,其中最难的工序便是剖篾丝,需要用到特制的砍刀,这种砍刀刃口弯曲,还很锋利,稍有不慎便会受伤……”花了10多年时间,何应坤逐渐掌握了竹编技艺。

由于日复一日的破篾、编织,何应坤的双手结下了厚厚的老茧,留下了累累的伤痕。如今,他能编出花瓶、鸟笼、果篮等10余种竹编产品。“在编东西的时候,常常遇到技术方面的困难,但我还是想过要坚定信心把它做下去,不管有多少困难,都要做下去,必须坚持下去才会有成绩。”何应坤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何应坤的产品逐渐受到乡亲们的好评。“最开始的产品,我都是免费送给周围的邻居,后来产品逐渐成熟,就开始售卖。”何应坤卖出第一个竹编时很激动,这是亲手做出来的,虽然只卖了4元钱,但心里仍然很高兴。

因为竹编,何应坤从一个内向的人变得开朗自信起来,甚至为了拓宽竹编的销售渠道,开始在抖音上卖。“顾客要什么产品,我就编什么,虽然收入不多,但让我的生命有了意义。”何应坤高兴地说,在接下来,将会继续学好技艺,向文创产品方向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他的竹编产品。

和何应坤聊天中,两个女儿不时来电,亲切的问候犹如这冬日暖阳,他的嘴角不停地泛起幸福的笑容。梦想不会因为身体状况而失色,热情不会因为残障而消退,何应坤正努力向着自己的梦想奔跑,他的梦想之花也绽放出绚烂的色彩。(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