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罗江:乡村振兴绘美景 人居环境焕新颜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1-06-07 11:06:43 编辑:唐磊 点击:
6月的傍晚,地面还散发着被太阳暴晒的热气,德阳市罗江区金山镇二龙村村民李洪万和家人坐在竹林掩映、清泉环绕的“说事亭”里享受阵阵凉风。
“过去农村蚊蝇满天飞、垃圾四处散,娃娃们根本不愿意回来,现在环境搞好了,他们每周都要回来耍。”提到乡村环境的变化,李洪万深有感触,在成都工作的儿子儿媳以前要逢年过节才回来一次,现在基本每周都会带孙孙回老家,说是家里空气好住起也舒心。孩子们常回家,李洪万和老伴的笑容也比以往更多了。
“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扫院坝,看到家里干干净净心里才舒服。”村民王立琼家的院坝里清清爽爽,房前屋后的小果园没有一片落叶,养殖鸡鸭的笼舍闻不到臭味。
能够实现人居环境“靓”起来,得益于大力开展乡村振兴和人居环境治理“四大革命”。一方面,罗江区按照“出门五步走”(户分类、组定点、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模式实现生活垃圾有效处理,并开展“进门六个好”(卫生搞好、柴草堆好、畜禽管好、衣被叠好、家具摆好、农具放好)卫生家庭创建活动,引导群众爱清洁、讲卫生。另一方面,罗江区还以“厕污共治”推进厕所污水革命,以“共同缔造”推进彩钢棚革命和农房风貌整治,让美丽乡村路净,水清,树绿,花艳,处处村庄处处景。
产业兴旺促发展,“橘香”飘出致富路   
乡村环境变美后,不仅让村里的群众“住的舒心”,生态宜居的环境也引来了不少外地人的青睐。来自江浙地带的叶贤飞就是其中一员。2018年10月,叶贤飞带领技术团队先后踏足四川、重庆多地考察,最终选择在二龙村成立了四川田和柑橘种植有限公司,既因为这边土壤最适宜柑橘种植,也是看中二龙村生态宜居的环境。
“田和柑橘”公司进驻后,二龙村以村股份经济合作联社名义,整合流转土地1500余亩发展形成规模连片的柑橘种植基地,群众摇身成为柑橘基地股东和种养工人,不仅参与日常种养管理赚取劳务工资,还能在除土地租金保底收入外,额外享受基地产值效益分红。
除此之外,叶贤飞在得知二龙村竹林繁茂、竹编兴盛后,便萌生了“以竹盛桔”的想法,他积极发动群众编制竹筐,并统一收购用作柑橘包装。这样一来,原本闲散无事、成天聚在一起打麻将的村民就忙了起来,有的到产业园里务工,有的在家编制竹筐。不到两年时间,原本人声鼎沸的茶馆如今门可罗雀,茶馆老板干脆关门,到产业园里挣钱了。
如今,二龙村流传着“来了叶老板、垮了麻将馆;懒散爱耍钱、年年不见钱;勤劳种柑果、日子比桔甜”的俗语,村民们越干越有劲,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离着二龙村不远的鄢家镇,罗江区德前家庭农场主陈德前于2015年就开始种植柑橘,如今已发展到2000多亩,他还牵头成立了罗江区柑橘协会,如今有八九十户种植大户和百余户农户加入协会,规模达3万余亩。通过柑橘协会不定期开展现场技术指导,柑橘亩产值增收达千余斤,每亩增收2000至3000元。
“我的园子基本上每天都有100多人务工,除草、修枝、浇水、施肥……”据陈德前估算,柑橘协会每年至少吸纳500余名贫困户在产业园务工,人均增收2万元/年,助力贫困户稳定脱贫。
基层治理增活力,唱响乡村和谐曲
眼下,调元镇顺河村的青花椒正值成熟,漫山遍野的花椒树郁郁葱葱,一簇簇绿油油的花椒籽挂满枝头,长势喜人。
“这里原本是一片荒山,现在因为种上青花椒变成我们的金山咯。”顺河村村民易正祥因妻子常年瘫痪在床,无法外出务工,自从有了这片花椒山,他每年务工收入加上土地分红,一年至少能挣2万,家里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不光易正祥,该村共有232户村民都以土地“入股青花椒”,每年光土地承包费和固定分红就会给村民带来300万的收入。
然而,荒山变“金山”的过程并没有那么顺利。2011年10月份,顺河村的“能人”杨洪军在外小有成就,想回来承包荒山荒坡种青花椒,但村民不同意,说是荒山荒坡要留来砍柴烧的,实际是找借口。在老支书贾兴泉的带领下,村组干部和定向议事代表挨家挨户走访,“白天搞工作,晚上搞思想”,最终得到了全村村民的支持,在3个月内将1500亩花椒栽毕,2014年见效,亩产值达五六千元。老百姓受益了,村里决定扩面发展,但没有产业道无法上山,怎么办?贾兴泉带领村组干部发动村民自己修,40天,在没有一张设计图纸的情况下,整出了一条近20公里长、3米5宽的“致富路”。
如今,6000多亩的青花椒基地让以往的荒山变成了老百姓的金山,顺河村的村民们彻底改变了以前靠天吃饭的日子,大家都干劲十足。
“我们要继续做大做强青花椒产业,让顺河村的老百姓都走向致富。”顺河村的现任支部书记邹小敏今年30多岁,她相信有了老支书打下的基础,大家齐心协力加油干,定能让顺河村产业更强、乡村更美、村民更富。(熊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