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黄晓波:衣着白袍于身 行于黑暗之中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0-06-20 15:36:57编辑:刘婷婷
着白袍于身,行黑暗之中。从2003年的SARS到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3芦山地震,曾荣获“四川省‘4·20’芦山强烈地震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的四川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黄晓波无数次奉命于危难之间,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他再次拖着病躯勇敢逆行。作为四川省劳模工匠宣讲团的宣讲人,黄晓波将走上讲台,将自己的满腔热忱、精益求精的故事传递下去。
出征:愿得此生成报国
1月24日,大年三十上午九点,在四川省人民医院行政楼八楼,省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30名医护人员精神饱满、相邻而坐。省医院欧力生书记,邓绍平院长,王莉副院长,辜玉刚副院长,为来自重症、呼吸、感染、院感专业的这些“追光者”举行动员大会。
作为援鄂医疗队的队长,黄晓波立誓要将所有的队员一个不少的带回来:“我们是一支十分优秀的队伍,在过去,在汶川地震、芦山地震、抗击H7N9和禽流感之中,我们都打了漂亮仗,这次,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只要精诚团结,必定能够共克时艰,完好无损的回到四川。”
很多人不知道,此时的黄晓波正在被严重的腰肌劳损困扰着,“腰痛到无法行走,每天都在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从出发前的培训到抵达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正式投入工作,他一直戴着护腰,怕在工作时腰疼,还带上了止疼药。但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这些都顾不上了,“这次驰援武汉,注定是一场“硬仗”,对每个前往的医护人员来说都是一场严峻考验。家人有担心,能够理解,但是,这个时候,医务人员必须冲上去!”。
逆行:大医精诚 国士无双
1月25日晚上,武汉的街头华灯依旧,却难见人影,一座原本繁荣的城市,一片沉寂。从成都出发的四川援鄂医疗队第一批138人到达后武汉。队员们都要求抓紧时间休息,调整状态。黄晓波却不能休息,他得负责向援助医院了解情况,进行接洽。然而,接洽的情况让他感到焦虑,庞大的接诊量,匮乏的医护人员和医疗物资,“电梯里三个医护人员听到我们说四川话,一下就哭了,说援军来了!”
为了尽快扭转局面,1月27、28、29日,红会医院停了三天门诊,区政府领导现场办公,整家医院马不停蹄,做了许多事情:一面想办法协调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甄别疑似患者和非新冠肺炎患者;一面调整医院区域管理,把医院的污染区、清洁区整理出来,把原先使用的住院用品全部消毒……
清理了后顾之忧,黄晓波迅速投入工作,每天早上7点半从宾馆出发到医院,参加医院领导层会议,了解医院的动态和遇到的问题,并积极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除了对病人实施抢救的工作以外,一般上午10点,他会进ICU病房查房,在病房里一待几小时,指导医护工作,给病人打气:只要坚强、坚持、乐观,就能战胜病毒。
为了让病人能够更好地通气,他鼓励病人尽量不要平躺,要多体位躺,能够俯躺就尽量俯躺。因为病毒性感染肺炎多表现为背段炎症,导致肺不张,血流、通气不正常。
在援鄂过程中,黄晓波被同事称为“最危险的人”。有一次在做ECMO的时候,黄晓波的面屏不慎掉落,虽然面临感染风险,他还是决定把手术完成。
“每个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没有哪个医护人员说我一眼看的准这个床不行了,这个生命不行了,没有谁有这样的权力,我希望我自己只对病人负责,只对生命负责。”在武汉的57天中,四川省人民医院医疗队全面接管了武汉红十字会医院七楼重症监护室和呼吸科病房,共救治病人189人。他们不仅做好援鄂医疗任务,同时派出队里的院感专家13次对“川军”及其他省份的援鄂医疗队员1600余人进行防护培训。
归家:身着白衣 心有锦缎 
众人追光者,不可使其顿于黑暗。4月3日下午,四川省人民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30名队员圆满完成援鄂任务,带着武汉人民的感激在春光中回归。黄晓波终于完成了他的誓言,将30多名队员一人不少的来了回来。
57天,黄晓波见证了武汉从一座伤痕累累的城市到恢复了一定的生机,他和他的队员们以萤烛之光,点燃了全中国希望和信念的光芒。(侯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