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长假,冷空气从北到南开启“速冻模式”。而最近,冷空气又在发力,于是,网络上关于“最冷冬天”的消息、短视频不断发酵,有人称“根据气象学专家分析,2020年有可能成为2008年以来最寒冷的冬天”“‘拉尼娜现象’持续升级,专家表示今冬明春恐多有暴雪,今年可能是60年来最冷的冬天。”
大家不用惊慌。日前,中国气象局已官方辟谣:拉尼娜事件不假,但今年冬天会偏冷还是偏暖,需要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研判。
降温来得有点猛
不少人信了“最冷冬天”
今年的国庆中秋长假比往年更冷一些。东北、华北等地最低温度跌破冰点,河南、四川、甘肃、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等地多个景区早早“解锁”冬景,白雪飘飘。
从数据来看,10月3日-6日这短短的几天里,我国中东部部分地方降温超过12℃,中东部大部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4℃以上,部分地区偏低6℃。国庆之后,冷空气继续,东北、华北多地24小时降温超过10℃。
寒气逼人之时,关于“最冷冬天”的消息、短视频也趁机在网络蹭热点。配合着“气象学专家分析”“拉尼娜现象”等词汇,“60年来最冷冬天”或者“2008年以来最寒冷冬天”的说法,让不少人信以为真。
拉尼娜事件不假
但“最冷”的定论还太早
拉尼娜状态(事件)指的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与常年同期相比出现大范围偏冷,并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现象。
根据监测,今年8月份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已经进入了拉尼娜状态。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秋季会继续维持拉尼娜状态,预计到今年冬季会达到峰值,也就是到今年冬季会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
气候专家表示,在多数拉尼娜事件盛期的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比常年更加频繁,我国中东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的概率较大。但是,每次拉尼娜事件的影响其实不尽相同,不是每个拉尼娜年的冬季我国平均气温都偏低。
特别是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影响我国冬季气候的因素更加复杂,北极海冰融化、欧亚积雪变化等因素都会影响东亚冬季风环流的变率,进而影响我国冬季的气候异常。因此,现在就说“最冷的冬天”还为时尚早。
眼前的冷只代表眼前
“寒冬”是一个平均概念
很多人可能会有疑惑:我确实感觉到冷,而且现在还在降温呢。
是的,在11日,新的一股冷空气已入驻东北、华北,6-8级风给这些地方带去10℃以上的降温。12日一早,北京气温仅4.8℃,吉林长春甚至不到零度。
一直到14日,冷空气都很频繁。而10月中旬内,我国除了青藏高原外,大部地区气温依旧是偏低的。
但“暖冬”还是“寒冬”是一个平均的概念。四川省气候中心专家介绍,“暖冬”不是气温一直偏高,有可能是高开低走、低开高走,或者震荡型的;“寒冬”也是如此。因此,眼前的冷不代表“寒冬”,只代表眼前,最近大家要多穿些。(吴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