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监狱:被按下“暂停键”的青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广元监狱:被按下“暂停键”的青春

2025-05-23 15:06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人生如长河奔涌,有人于激流中淬炼成钢,有人在漩涡里迷失方向。当高墙铁门在22岁的成某身后关闭时,这个本该在大学校园里挥洒青春的青年,就像一只折翼的蝴蝶,在风雨中不断坠落,他腕上未愈的伤疤,无声诉说着这个年轻人与世界的决绝对抗……

破碎的青春

成某出生在一个令人艳羡的双教师家庭,父母为他构筑了一个温暖的象牙塔,然而过度地保护溺爱也让他失去了面对风雨的勇气,当命运的暴风雨来袭时,这个温室里长大的少年显得如此不堪一击。a

初中那年,成某的父亲患肾衰竭而病退,长期照顾病人的母亲不堪重负,最终也选择了逃离。父母的相继“离去”,让敏感的少年选择了放逐,与不良青年为伍,整日流浪在街头巷尾。昔日的阳光少年渐渐被浊浪吞噬,暴力、偷盗等不良嗜好似毒藤般缠绕着他年轻的生命,一点一点侵蚀着那颗曾经纯净的心。那双本该闪烁着青春光彩的眼眸,也渐渐蒙上了世故的阴翳,取而代之的是戒备与仇恨。直到冰冷的手铐铐住他的双手,他才恍然惊觉,自己已然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在看守所的最后一晚,成某因恐惧“投牢”,突然情绪失控,一掌轰在墙上,也轰碎了自己的手腕……

温情融化坚冰

从入监教育开始,成某就给自己的改造基调确定成了灰色。队列中,成某歪来倒去;教育课堂上伏桌睡觉;监舍内因为各种事情,总是和同改大打出手。成某用自残的伤疤和挑衅的眼神筑起心墙,将所有人拒之门外。民警深知,要挽救这个迷途的灵魂,既需要钢铁般的纪律约束,更需要春风化雨的心灵指引。

监狱迅速成立教育转化小组,为成某制定个性化矫治方案,充分发挥“慧心”系统动态评估功能,定期研判改造成效,调整矫治策略,通过“考核-反馈-调整”的闭环管理,最终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改造的转变,完成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本质飞跃。

刚柔并济,规圆矩方

欲正其心,先端其行。面对成某自由散漫的行为习惯,教育转化小组深知,唯有先规范其行,方能引导其心。民警通过定点定位的实时监督,对其日常活动进行全方位规范;将其列入重点管理对象,严格落实情绪监测,及时发现并疏导其心理波动;创新采用行为量化考核机制,将队列纪律、内务卫生等日常表现转化为直观的成长曲线图。

当成某在数据图表上看到自己点滴进步的轨迹时,那双曾经充满叛逆的眼睛,开始闪烁出希望的光芒。

身心同治,重塑健康

成某入狱前自伤自残,导致左腕关节复合体损伤后肌力下降伴活动度受限,却成了他消极改造的借口,甚至成了他抗拒改造的“倚仗”。教育转化小组整合医疗资源开展系统治疗,先由狱内医生进行基础诊疗,后邀请市中医院专家会诊,内调外治双管齐下,功能康复训练循序渐进,让成某的手腕重新找回了力量。同时结合成某的罪犯心理评估报告,同步开展主题心理矫治,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沙盘治疗等技术手段,围绕犯罪危害、家庭关系、改造规划等维度对成某进行深度引导,帮助其重构认知体系,逐步化解其心理防御机制,重塑健康人格。

渐渐地,那道曾被成某用作拒绝别人的伤疤,在民警的呵护下褪去了狰狞的颜色,化作了一抹浅淡的月牙,像一个被抚平的感叹号,长出了温柔的纹路。

亲情破冰,情感重建

血浓于水的呼唤,是唤醒迷途灵魂最深沉的力量。鉴于成某特殊的家庭创伤,考虑到成某父亲行动不便,教育转化小组创新亲情帮教形式,以“视频家书”的形式开展,通过电话指导老人录制亲情视频,将思念封装进了方寸屏幕。

当微微颤抖的画面在成某眼前亮起时,看着视频里白发苍苍的老父亲,那些带着乡音的叮咛让成某哭成了泪人,孤独、背叛、抛弃、怨恨这些曾经深深困扰着他的负面情绪,也在父亲熟悉的皱纹里找到了归宿……

文化育人,价值重塑

经典浸润,艺术启迪。为巩固矫治成效,教育转化小组为成某量身打造了一场文化浸润之旅。民警精选传统文化典籍,通过批注导读培养成某阅读兴趣,拨开成某迷雾,开设法律讲堂,以案例教学强化成某法治观念;组织主题读书会,引导其撰写心得体会;同步激发成某音乐潜能,提供吉他学习条件,并鼓励其多多参与活动。

严冬过后,成某抱着吉他站上了广元监狱“祥蛇献瑞迎新春万象更新励新生”的迎新舞台。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而吉他不再只是简单的才艺展示,更是一个生命重新绽放的见证。

戒尺划定底线,关怀指引前路。从拒绝与人交流到主动参加活动,从对抗管教到认真学习文化课程。成某的蜕变,是广元监狱民警日常工作的缩影,每一个细微转变的背后,都凝结着民警日复一日地坚守与付出。该监狱始终聚焦主责主业,不断提升民警教育改造能力和水平,通过精准施策、科学矫治,助力罪犯走好“新生”之路。

【责任编辑:杨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