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监狱:乡情脉脉“警”色深
青山如黛,稻浪轻摇,炊烟袅袅的村落里传来阵阵笑语……广元监狱驻村帮扶工作队以丈量民情的脚步为笔,以浸润民心的真情为墨,在希望的田野上勾勒着乡村振兴的长卷,让警徽的光芒,在警民携手的脉络里,生长成通往幸福的璀璨景深。
泥土芬芳见真情
广元监狱驻村帮扶工作队深知,帮扶工作不是浮于表面的走访慰问,而是要将双脚深深扎进乡村土壤的肌理,才能触摸到乡村振兴最真实的脉搏。白天走访收集民情,夜晚梳理建立台账,驻村帮扶队员用记满民意的笔记本架起了连心桥:谁家孩子在外打工、哪家老人需要长期服药、哪块田地容易遭旱……看似琐碎的信息,却是开展精准帮扶的重要依据,只有做到底数清、责任明,才能做到因地制宜,“量体裁衣”。
为留守老人抢种抢收,修缮村民房屋,疏通水道……事无巨细,24小时在线的快速响应机制,确保村民的急难愁盼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广元监狱驻村帮扶工作队用最质朴的方式将“民有所呼,我必有应”的承诺,写进乡村振兴的每一处细节。
党建引领聚合力
乡村振兴,党建先行。广元监狱驻村帮扶工作队以“党支部结对共建”为纽带,搭建起监狱和帮扶村常态化联学联建平台,在资源共享、难题共解中,持续为基层组织战斗力注入强劲动能。设立的“党员示范岗”,成为了村民诉说心声的温暖驿站,一件件民生小事在这里得到妥善解决。而每季度举办的“季度之星”评选,则让文明新风吹拂过家家户户,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的美德在乡间逐渐成风。
面对农产品滞销、农民增收困难的现实挑战,广元监狱驻村帮扶工作队立足监狱实际,巧妙搭建起“监狱+帮扶村”的产销对接的桥梁。通过调研监狱食堂的食材需求,指导农户调整种植结构,让田间地头的优质农产品走进了监狱食堂,实现了互利共赢。
法治护航筑根基
法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和有力保障,而建在村民“家门口”的监狱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驻村志愿服务站,既是普法宣传的讲台,又是矛盾调解的平台,更是法律服务的窗口。驻村帮扶队员和公职律师用乡音乡语解读法律条文,通过“以案说法”的方式,把枯燥的法律知识变成生动的乡村故事。
除了定期举办法治讲座,服务站还建立了“随叫随到”的服务机制。无论是邻里纠纷还是合同签订,村民都能在这里得到专业的法律指导。驻村帮扶队员说:“我们要让法律从书本上走下来,变成村民看得见、用得着的实用工具。”
如今在帮扶村,“有事找法”已成为村民的新习惯;“依法办事”正在成为乡村的新风尚。
从高墙到田野,从警服到农装,广元监狱驻村帮扶工作队在监狱党委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用责任诠释初心,以实干践行使命,在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上,描绘着动人的警民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