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进峰:二十载电网情,与党徽结伴,与责任并肩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0-11-05 17:22:32编辑:谢川霞

“老百姓遇到的一些难题,对我们来说也许只是举手之劳,但能够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别人服务,既帮助了他人,又能让自己充满快乐。”面对荣誉和赞美,李进峰依然牢记贡献社会、服务人民的誓言。

2000年8月,李进峰从部队退役,进入达州市宣汉县供电局,先后从事线路检修、抄表、装表、供电保障服务等工作。20年来,他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严格过硬的作风,爱岗敬业、创先争优的良好品质,甘于奉献、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逐步成长为电能计量技术岗位的专家人才,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四川省电力公司“川电工匠”等荣誉称号。

主动作为“供好电” 优质服务架起“连心桥”
初到宣汉县供电局,李进峰主动申请去了线路班,跟着老师傅们穿梭在崇山峻岭间,爬电杆、拉电线,夏顶烈日、冬饮雪。“双手火辣辣的,肩膀上也全是茧。”这项工作的苦和累,让“什么阵势没见过”的李进峰也有点懵。“看到班里的老师傅们云淡风轻的样子,我就很好奇,是什么信念一直支撑着他们在这么辛苦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几十年。”想起那些前辈,李进峰的眼中依然充满敬意,“他们说,‘扯这些没用,让老百姓都能用上电,我们就满足了。你看,多少人晚上还在摸黑,把电供上了,供好了,我就觉得踏实了’。”
“从那时起,我从立杆架线,到配电设备安装,一招一式,都不敢含糊,因为一个没做到位,就有可能倒杆断线,就会直接导致许多人家停电。在我心里,再累,也抵不上‘供好电’这三个字。”李进峰说。

离开线路班后,李进峰去了供电保障服务队,主要工作是对城区156台公变、5万多电力客户的低压维护、装表接电及故障报修。每到迎峰度夏、度冬时期,就是事故报修电话最多的时候。
“我们的最高处理记录是一天处理53次,并且很多事故发生在夜晚。”队员张勇表示,他们经常是处理完最后一起事故,已是次日凌晨,大家这才顾得上在路边的一些小面馆吃晚饭。在李进峰的带领下,服务队从实践中总结出了处理故障报修的“循环工作法”,让应急抢修次数下降60%,客户的微笑多了、赞扬也多了。
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李进峰还带领20余名业务骨干创新实施“电力-社区”共建模式,在11个社区建立供用电联络员机制,快速解决社区居民的供用电报修需求,开展大客户结对服务,定期走访重点客户,当好客户用电“参谋”,真诚解决优质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架起了服务客户的“连心桥”。

“老百姓遇到的一些难题,对我们来说也许只是举手之劳,但能够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别人服务,既帮助了他人,又能让自己充满快乐。”李进峰说。
直面洪流恐惧 危难时刻站得出挺得住
达州历来是洪灾、冰灾、旱灾等自然灾害高发地区。为了能够有效应对各类灾害,高效完成救灾、抢险、应急等任务,2009年,宣汉供电公司成立了应急抢险队,李进峰担任队长。“平常时期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难时刻挺得出”。这是李进峰对每一个应急队员的要求。为此,李进峰带领队员们收集资料,建立健全电力应急抢险查询管理系统,并定期邀请消防队等专业机构对抢险队员进行理论及实际操作培训,努力做到“在保障队员自身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高效实施电力抢险、救援工作。”
2010年7月18日,达州市发生特大洪灾,从凌晨到中午,平均降雨量高达205毫米,红色预警响遍大巴山区,洪水吞噬了大半个宣汉县城。下午2点,李进峰接到任务:地处县城王家坝的一公司办公楼被洪水围困,15名员工需要紧急救援!“最需要我们应急队的时候到了。”李进峰火速集结队员,赶赴王家坝。

“会水的,跟我上!”到达现场后,李进峰穿好救生衣,两名会游泳的队员紧跟在他身后,跳上了橡皮艇。水中短短100米的距离,他们花了整整20多分钟。湍急的洪流还一次又一次将橡皮艇冲离直线方向,一个又一个浪头加剧围观群众心头的恐惧。
在橡皮艇靠近被困人员的一刹那,李进峰迅速抛出救生绳,吊上软梯,搭建逃生通道,被困人员在他和队员们的帮着下,顺着软梯向橡皮艇转移。30分钟、40分钟……1个,2个……17点40分,15名被困人员全部获救。正当抢险队员准备撤离时,人群中冲出一位中年妇女,紧紧抓住李进峰的手:“师傅,救救我的儿子,他还被困在对面楼上的家里!”李进峰抹掉脸上的水滴和汗珠,揉了揉眼睛,透过洪峰激起的蒙蒙水雾,看到了约100米之外的窗口,一个小男孩使劲挥舞着双手。 
“赶快!就在对面紧挨供电公司右边的那幢楼。”顺着李进峰手指的方向,三人回到橡皮艇,冲过一排又一排杂乱的树枝,使劲平衡剧烈的颠簸……50分钟后,母子俩紧紧抱在一起,大声哭了起来,现场的每一个人都红了眼眶。

2011年“9.18”洪灾发生后,李进峰带领41名抢险队员赶到了江陵现场。在5天时间里,抢险队共恢复了10千伏堡江线、场镇4台配电变压器、3.2千米低压线路、4台配电箱以及具备送电条件的1200只表计的正常供电。
“历年来的自然灾害磨砺了我们,每次任务的完成更锻炼了这支队伍,同时也彰显了国家电网形象,履行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李进峰这样总结抢险救援队的成绩。
勤思提高效率 技术攻关获国家专利
2013年12月,宣汉供电公司成立了“李进峰劳模创新工作室”。“对我来说,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为了把工作室做成一个让大家勤劳干事、做事创新、展示自己的平台,李进峰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让自己在业务工作上不断进步,更要让更多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劳动的价值。”
在现场工作中,队员们发现平时配网电缆敷设中穿管的固定一直使用铁丝,既不美观又不实用,而且还很容易生锈,使用年限较短。在工作室里,大家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突然,受到手表表带的启发,一个万用穿管抱箍的雏形就从大家的谈论中迸发出来。经过反复制作试验,不断对图纸和制作材料进行改进和筛选,一项国家专利就这样诞生了!

为了加快线路检修时间,让工人们在停电线路上减少登杆程序,工作室发明了作业平台,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些发明,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劳动强度,还增加了经济效益。“做工作,就是要多思考、出主意,想办法,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李进峰说。
截至目前,李进峰创新工作室已获国家专利145项,省公司实用型技术创新25项。在省、市、县总工会的关怀下,2015年1月,“李进峰劳模工作室”还荣获省总工会授予的“四川省劳模创新工作室”称号。

在李进峰看来,创新需要工匠精神,它不仅代表着精湛的技艺,还有不断地探索和自我提高。“我所理解的工匠精神,是一种敬业精神,对工作的执着,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融入到每一个环节。”李进峰说。(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