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人民的善良之性
2020年年初,正逢鼠年春节即将来临,威州镇圆梦羌绣合作社的陈双成突然接到了一笔订单,参加春节期间民俗文化活动的威州老年艺术团需要一批藏羌演出服,合作社的工作人员早已放假回家过年,情急之下,陈双成拨通了汶川·无忧时间银行的电话,汶川·无忧时间银行派出的志愿者很快帮助陈双成完成了订单。陈双成说,多亏了平时参加志愿活动,把教特殊学校的孩子们制作羌绣等各类志愿服务时间存进汶川·无忧时间银行,关键时刻,这些存的“时间”就派上了大用场。
汶川当地群众通过开展志愿服务的时间存在汶川·无忧时间银行
“时间银行”是将志愿者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存”起来,当自己遭遇困难时,可以从中支取“被服务的时间”。汶川县委、县政府希望通过汶川·无忧时间银行,让志愿者的善行义举影响更多的群众,让人们在时间银行里存进去的是善良美德,取出来的是大爱。
如今的汶川每一个村、每一个社区都有了自己的文化院坝、村民活动中心。村文化院坝是汶川党委政府为老百姓提供的文化生活“聚点”。文化院坝上,欢歌笑语在这里阵阵传开,或是村舞蹈队的“演员”们正在排练节目,或是三五成群的大妈在跳广场舞,或是几位头发花白的大爷正在使用健身器材锻炼身体。村民活动中心成为了当地老百姓的文化“充电站”。生产劳动之余,各村的年轻人不再热衷喝酒、打麻将,村民活动中心的夜校,总是聚集着许多渴望学习先进农业技术的人们。过街楼村的村民孙明良说,现在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大家生活富裕后,少了“以前的勾心斗角、相互记恨”。以前“你家的”“我家的”,分得很清楚,现在,你家的我家的,都是大家的,邻里之间,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非常和谐,现在的汶川人是一家人,汶川是我们共同的家。
每晚7点到9点,县城锅庄广场,羌族健身操、藏羌锅庄定时上演
善良的汶川人民,在这片被大爱沐浴的热土上,携手构建出“我为汶川、汶川为我、身为汶川人、乐在汶川中”的共同精神家园,每一个汶川人对“汶川”——这个“家”有了更深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处处彰显着“县为民造福、民为县立业”的汶川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