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帮扶印记丨木纳斯的马长波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0-09-23 16:10:30编辑:李光超

这是马长波在木纳斯村的第543天。

2019年的尾声即将到来。他站在村里新修的停车场边遥望远山。山脚是泛着碎光的沃日河,河的另一边,是像木纳斯村所在一样泛黄的大山。再远一点,西南方向绵延着一群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头,在远处空旷的蓝天下显得尤为寂寥壮阔。
“我都看习惯了,没感觉了。”马长波发表对眼前景色的评论,神情平静。他头戴一顶蓝色鸭舌帽,帽子上“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法治中国”的标语在蓝天下清晰可见。
一旁的第一书记笑起来,“他说他原来在春熙路看美女也看习惯,没感觉了。”驻村第一书记名叫彭文清,是小金县司法局的干部。马长波是她的队员。三人小队里还有一名来自小金县医保局的何明友——从2018年6月开始,这支扶贫工作队入驻阿坝州小金县日尔乡木纳斯村,开启了新一轮脱贫攻坚战。
马长波,是扶贫工作队里最年轻的那一个,也是其中唯一的汉族。

扎根木纳斯
35岁的马长波出生于简阳农村,2007年大学毕业后曾干过6年的商品管理,“天天都要朝春熙路跑”,直到2012年,他决定考公务员。
“一直在外面飘着,感觉没做什么事,不是个办法。”马长波给自己的过去做了个简单定义,顺手给身边的何明友递过去一块劈开的木柴。村支书黄维忠家的客厅里,雪白的墙壁上贴着国家领导人和天安门的画像,靠近炉火的地方有轻微的烟熏痕迹。炉边是一排铝合金窗户,望出去是深蓝天空下似乎亘古不变的白雪山头。
马长波挨着他喊“何哥”的何明友坐在领导人像下方的矮沙发上,现在他身上已经完全没有春熙路的痕迹了。他递柴给正在生火的何哥,黝黑的面庞在若明若暗的火苗映照下略有些泛红。
“长(zhang)波哥只要不说话,别人都会觉得他是小金的(人)。”杨学琴笑着告诉我们。杨学琴如今是小金县税务局第二分局副局长,此前她曾在木纳斯村对面山头的董马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因为同在税务系统的关系,她与马长波熟识。两村隔得近,常有工作交流,彭文清的三人小队都习惯叫她“小杨妹”,而她开玩笑叫的“长(zhang)波哥”,也逐渐成为三人对马长波特有的称呼。
杨学琴还记得马长波刚到木纳斯的样子。“人很白,跟现在完全不一样。”木纳斯村地处日尔乡东北方高半山,海拔3200多米。全村61户262人,99%是藏族,一个典型的嘉绒藏族聚居区。因地势原因,村民的厕所都是旱厕,且建在屋外。“刚来的时候,我回县里,他还托我给他买棉拖鞋,还有房间里用的小便桶,”杨学琴笑起来,“很快他就适应了,什么都跟村民一样,你看他现在像不像个老头儿?”
马长波早已习惯了队友和小杨妹的打趣。他还年轻,自然不像老人家,只是在高原风吹日晒后变得黑红的皮肤,头上戴着的彭书记同款蓝色鸭舌帽,捡起地上晒着的大黄(当地药材)察看的姿势,都让人打心眼里觉得,他是属于脚下这片土地的。
“上级对我们驻村的要求,就是同吃同住、打成一片。”马长波领着我们走在雪后结了薄冰的山路上,一边引导我们避开冰面和散落的牛粪。牛粪是宝贵的肥料,春天的时候他曾帮村民扛过,彭文清拿出当时的照片给我们看,照片里马长波扛着一大袋子牛粪,正一门心思地往牛圈跑。
村民对我们的到来极为热情。路上偶遇上山拾牛粪回来的村民,马长波跟他们打招呼,提醒他们注意安全,村民们向我们说完“扎西德勒”之后,往往会加上一句:“去(我家)喝杯茶吧?”马长波笑着摆摆手,有时搭手扶一把年纪大的村民。山头风声猎猎,阳光驱散着寒意,远山静默。马长波回头注视着背着背篓远去的村民,“这里的人们都很热情好客,特别质朴。”
“要让村民觉得你是自己人,你讲的话才有说服力。”马长波脸不红气不喘地走在山路上,如履平地。这些路他实在太熟悉,几乎不用低头看路。“我觉得我们像是被撒出来的钉子,扶贫比如一张蓝图,我们就是把这些蓝图钉下去,只有深深地扎根进泥土里,扎到木纳斯村的村民中间,才能钉得稳、钉得牢。”
马长波的确沉稳地、不声不响地扎进了木纳斯村。杨学琴说自己刚开始驻村的时候,经常哭。“因为感觉什么都不知道,”她虽然是小金本地人,面对贫困的农村也一度手足无措,“那时候就会跟长波哥讨论,他会耐心地帮我想办法。”杨学琴发现,即使很多事情马长波从没做过,也能很快摸清头绪,做得有模有样。长波的“长”,某种程度上变作了“兄长”的“长”。
讲起扶贫工作和村里的大小事宜,马长波神情松弛,双手偶尔在身前挥一挥。他在这里,一切都融入了他的生活,从日出到日落,时间让他与这座山气息相连。采访中大部分时间他都从容泰然,唯有在面对摄影师镜头的时候,他才像我们身边的大部分男性一样,突然变得紧张僵硬。
“你从这块石头上跳下来一下吧!”摄影师蹲在地上仰起相机。
“好。”他应了一声,同手同脚从石头上跳下来。
一旁的围观群众发出一阵短暂的哄笑。他也跟着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