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雅安市雨城区碧峰峡镇席草村,原来一些破瓦房变成了小平房,土路全部变成了水泥路,成片的脆红李、茶叶、土耳苕等成为当地的一大风景,装点着这座美丽乡村。
席草村是一个山区纯农业村,全村412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6户,2014年8月被评为贫困村。在脱贫致富道路上,席草村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动员全村村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摸索出了“长+短”“荤+素”的产业发展模式,昔日贫困村现如今已是美丽的幸福乡村。
“长+短”模式:短期有收入 长期有盼头
原来的席草村,村民们都是各自发展,大多选择种植玉米、蔬菜等传统农作物,自给自足,收益甚微。席草村“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坚持扶贫先扶志的原则,确保贫困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和增收渠道,鼓励农户发展脆红李种植,从2016年至今,全村共种植脆红李1100亩。
实际上,席草村今年的脆红李还处于试挂果阶段,明年才会正式挂果投产。几年的时间,只看到出工管护,没看到收益,一些农户心里自然会有些担心,“到底能不能赚钱呢?”
“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很长的过程,农户们的固有思想也需要时间转变,脆红李这类经济作物,根据管护情况,3-5年投产也是比较正常。为了保障农户依旧有收益,我们在倡导种植果树的同时,也鼓励农户种植茶叶、土耳苕等收效时间短的作物。我们将长效和短效经济作物相结合,即“长+短”模式,让农户短期内有收入,长期有盼头。”雅安市统计局驻派席草村第一书记胥光品说。
2019年,在帮扶部门和原北郊镇党委政府的共同关心下,席草村3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新发展土耳苕1250株。
村民殷朝玉表示,她家除了种植约10亩脆红李,也种植茶叶和土耳苕,大约一亩多茶叶,一年增加收入约4000元,“茶叶相对成本较低,利润高,每年都有收入。我还零散种了一些土耳苕,去年也有一万多块钱。”
为支撑产业发展,在帮扶单位协调下,多次邀请雅安市农科所专家给群众办林果产业管护知识培训班,以7、8组的脆红李“双百示范”项目为抓手,采取“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模式,引入蜀雅大地农业发展公司对席草村产业进行全程指导,包括施肥、打药、修枝等,引导群众科学种植,提高群众对脆红李的管护水平。
蜀雅大地农业发展公司技术员杨东说:“只要管护好,脆红李明年就能顺利挂果投产,预计一株产量40斤,以后还可能产上百斤。只要品质有保证,村民如果不愿意自己销售,我们公司将负责全部收购。”
“荤+素”模式:种养循环 节本增效两不误
除了将长期和短期见效益的作物配合种植,席草村还考虑到丰富产业种类,根据农户家庭条件和劳动力情况,还鼓励村民发展养殖,将种植和养殖相结合,养殖为种植提供粪肥,形成“荤+素”种养循环模式。
畜禽养殖产生的粪污、垫料等废弃物,含有丰富的有机营养物质,是作物生长不可或缺的,施用到果园、菜地等处有助于改良土壤结构,提升耕地生产力,减少化学投入品施用,降低土壤污染风险,做到种植养殖两互促、节本增效两不误,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席草村二组的村民赵正均于2014年被确定为精准扶贫对象。帮扶单位于2016年先后为赵正均送去2头能繁母猪,猪饲料1000斤,并邀请农技员上门作技术指导。通过勤劳实干,2018年,赵正均年出售仔猪40余头,年收入3万余元,当年成功脱贫。
“感谢村上的支持,当时才没有放弃。我现在有2头母猪,8头商品猪也可以出栏了,卖了预计能获得毛利4万多。”赵正均感觉生活很有希望,“现在经济收入基本稳定了,比以前好太多,再也不用为生活艰难发愁了。”
村上鼓励养殖产生的粪肥供自家种植所用,但是,像赵正均这样养殖规模稍大的农户,其养殖场的粪肥不仅能提供给自家田地使用,其他有需要的农户也可去自取。
胥光品表示:“种养循环可以促进养殖废弃物转化为优质有机肥、燃料或其他可供利用的原料,做到‘变废为宝、变害为利’,既能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又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也有利于我们整个村的产业发展与凝聚。”
自建档立卡以来,通过区级联系领导、帮扶部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和驻村农技员组成的帮扶团队,对全村贫困户实现帮扶全覆盖,积极采取因户施策的分类帮扶措施。实现了席草村组组通水泥路、户户有硬化路、家家用上安全稳定的水和电,接入了通信网络(卫星收视),接通天然气,改善了居住环境,提高了生活品质。
席草村结合自身条件和村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一步步推进了乡村大变样,已于2018年实现所有贫困户脱贫,村摘帽。通过帮扶和村民自身发展,全村减贫人口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3750元。2019年席草村所有贫困户人均收入全部在4500元以上,最高的达到1.8万元。随着席草村基础建设的完善和产业的发展,昔日贫困村,在竹林的掩映下正焕然一新,美丽的现代乡村就在不远的未来。(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