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批·保护中小投资者篇】眉山市东坡区构建涉诉民营企业“白名单”制度,助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4-07-17 15:59:03 编辑:谭浩 点击:
眉山市东坡区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深化法院、企业、群众“三方互信”机制,创新构建涉诉民营企业“白名单”制度,整合运用一站式多元解纷、高效化审判执行、前置性履行担保等方式,助推民营企业涉诉纠纷高效实质化解,有效防范企业合规经营风险,营造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
“三个导向”强化机制设计,确保能动司法贯彻落实。一是突出三方共信。围绕做实能动司法,立足涉企商事纠纷化解处置当中司法公信、企业信用、群众信任三个重要方面,持续深化法院、企业、群众“三方互信”机制,研究制定《涉诉民营企业“白名单”制度实施细则(试行)》,明确符合信用记录较优、纳税信用等级为B级及以上等条件的民营企业,可申请进入涉诉民营企业白名单;着力将优质信用资源转化为治理效能,最大程度保障市场交易秩序和可预期性,提升司法资源使用效率,推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双赢多赢共赢治理格局。二是突出府院联动。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年”专项行动,依托园区“法官工作站”和“一企一法官”联络机制,深入调研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和解纷需求,充分发挥“府院联席会议”机制功能,推动有关政府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参与民营企业纠纷治理工作,与市场监管、税务、工商联等部门一同核查企业经营现状、商业信誉、纳税等级、涉诉情况等情况,严格按照《实施细则》评选2批次14家具有行业代表性的民营企业纳入“白名单”先行先试。三是突出资源调配。坚持以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为导向,优化“调、立、审、执”一体化工作模式,形成调解中心、诉讼保全、民事审判、执行部门“一干多支、协同发力”的司法服务模式,根据“白名单”企业争讼标的、具体案由、矛盾程度,精细化识别“纠纷大小”“案件难易”,针对性实施“多元解纷”“繁简分流”,推动涉企纠纷高效实质化解,尽量减小司法行为对企业和市场的不利影响,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有效市场预期。
“三个环节”强化纠纷化解,激发经营主体发展活力。一是抓实诉调对接促高效解纷。调解中心建立“派单制+抢单制”调解模式,由退休员额法官和律师组成的综合组专门负责涉“白名单”企业纠纷诉前调解,实现涉诉企业案件“一次办结”。通过诉前调解,对双方无异议的事实、基本证据予以记载固定,将矛盾纠纷格式化为诉讼“半成品”,为进入审理程序高效审理“精加工”奠定基础。2023年以来,超50%的涉“白名单”企业纠纷通过非诉方式化解。二是优化司法服务降不利影响。积极推进线上诉讼,引导“白名单”企业通过四川微法院等平台在线办理立案、财产保全、缴费等诉讼事项,实现主要诉讼事项“一网通办”。在“三方互信”机制基础上,推行前置性履行担保,即在申请人同意的前提下,将企业提供的前置性履行担保标的作为保全对象,不足部分允许限期补足,原则上不冻结银行基本账户、不扣押生产必要设施设备,以保障涉诉企业资金流动性,最大程度减少司法强制措施对其正常生产经营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审执效率。同时,针对以上诉讼举措,如申请人提出异议,法院将为其提供充分的救济途径。三是落实专业审判提案件质效。法院为涉诉“白名单”企业提供诉讼风险评估、类案结果提供、最新政策咨询、法律法规释明等司法服务,并为其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解纷方案,严格管理“纠纷在院时间”节点,以最快速度兑现其合法权益,切实降低“白名单”企业因恶意保全、频繁应诉、周期过长等涉诉因素引起的额外成本。作为涉诉“白名单”企业之一的四川固邦木业有限公司,在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中,法院仅5日内即完成送达开庭和宣判,整个纠纷在院仅耗时10天,未影响企业融资。
“三个一致”强化监督管理,优化共建共享营商环境。一是以“权责一致”推树企业信用标杆。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统一的责任机制,明确“白名单”企业应当自愿提供相应资产作为涉诉履行担保,在该范围内享受立案前法院指导下自行处置纠纷的“信用额度”和涉诉保全标的,以平等保护涉诉双方合法利益;进入诉讼程序后,“白名单”企业需要积极主动配合法院查明事实,不得恶意拖延办案进程,以快速稳妥化解矛盾纠纷;案件审结后,“白名单”企业需严格依法自动履行或主动协助执行生效裁判文书,起到规范经营主体的“红领巾”示范作用,释放企业信用赋能效应。二是以“标准一致”健全名单准入机制。民营企业纳入“白名单”期限不超过1年。对入围企业发生严重经营风险,导致其履约能力下降,或存在严重违背社会诚信的行为,或有以虚构申请材料骗取“白名单”认定,或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裁定,拒不承担其他法律责任等情形,法院将从“白名单”中剔除该企业并向全社会公示,防止“白名单”制度成为不规范经营主体的保护伞。三是以“协同一致”护航企业健康发展。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以及金融、保险、建筑、物业等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协作,明确“白名单”企业导向和标准,实现“白名单”企业在政府招投标、政策倾斜等方面的共通共用,培育和壮大“白名单”企业;及时跟踪评估“白名单”企业的市场行为,打通法院与监察、税务、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部门的“信息孤岛”,将涉诉“白名单”企业打造为诚信经营、行为合规、引领行业的金字招牌。
2023年该项工作启动以来,共为14家“白名单”民营企业释放流动资金9114.9万元,“白名单”企业涉诉案件纠纷在院时间(由180天)缩短至60天,涉诉案件自动履行率实现100%,一审服判息诉率达到91%,为助推地方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