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眉山 118条公交线路、国有A级景区面向全国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及“三属”免费!

来源:新时代中国双拥 时间:2024-06-20 09:25:28 编辑:杨晓倩 点击:
四川省眉山市,古称眉州,是苏东坡的故乡,素有“千载诗书城”“人文第一州”的美誉。眉山锚定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总目标,不断完善双拥基础设施、深化军地协作机制、浓厚尊军崇军氛围,走好新时代眉山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之路,以滚石上山的毅力谱写“爱我人民爱我军”的双拥新篇。
眉山市第二届“强军奉献奖”发放仪式现场
建成双拥主轴线
岷江畔的苏堤公园,因苏东坡而得名,是眉山市民休闲散步的首选去处。眉山市双拥主题公园就布局在这里。公园采用四季与色彩完美结合的方式来全方位展示眉山的双拥工作。
“以前不知道眉山还有这么多革命烈士和红色历史,今天参观过后,对眉山的红色历史更加了解,也让小朋友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我们父子俩都很有收获。”双拥主题公园开放当天,市民金勇特地带着儿子前去打卡。
“这次开车经过太和大道,一路上看到很多地方都设置了双拥标识,让人感受到了眉山浓厚的双拥氛围。”成都市民杜丽开车到眉山,被沿路精心设计的双拥标识吸引。
眉山是兵员大市、安置大市和优抚大市,是一座有着深厚双拥情结的红色城市。在传统双拥标识的基础上,眉山注重从内容、形式、色彩上创新,探索双拥标识设置,将其与城市文化相结合,与市民生活相融合,打造贯穿城市南北26公里,以“一园、一村、一馆、一院、一路、一场”为核心,集国防教育、红色文化、休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独具眉山特色的城市双拥主轴线,突出文化浸润、教育引领、优待优惠三大功能。沿线设置10米以上大型景观小品10余个、拥军田10块、双拥交通指示标识10个、双拥站台100个、双拥道旗等标识600组,全面浓厚尊军崇军氛围。
擦亮社会拥军品牌
“没有国防,哪来厂房。”这是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眉山企业家彭斌茹的拥军座右铭。“没有子弟兵卫国戍边,就没有我们安居乐业、办厂致富的好日子。关心国防建设,就是在为企业谋求长远发展,这是作为企业家应有的深刻感悟。”
近年来,彭斌茹出资设立“强军奉献奖”,奖励驻眉部队立功受奖官兵和眉山籍立功受奖官兵。截至目前,已为1126名现役官兵发放“强军奉献奖”奖励金,激励官兵在岗位上建功立业,军民同心共圆强军梦。
2022年,眉山在全省率先设立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基金,专项扶持眉山籍退役军人创业,广大退役军人及爱心企业家积极参与,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眉山企业家罗永田慷慨解囊,个人出资500万元,“希望更多朋友都参与进来,通过大家的慈善之举,汇聚更多爱心,惠及更多退役军人,帮助退役军人成功创业,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罗永田说。
眉山将社会拥军优势资源有效汇聚,不断拓展社会化优待项目,努力开创参与范围广、优惠力度大、拥军效果好的社会化拥军工作新局面。如今,眉山社会化拥军优属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全市118条公交线路、国有A级旅游景区面向全国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及“三属”免费;推出拥军出租车,对全国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及“三属”提供最低0元的优惠服务;成立“拥军联盟”,招募1000家商户,为优抚对象提供涵盖吃、住、行、娱、购等各个领域的优待项目400余项;成立“爱国拥军促进会”,关爱军人军属、退役军人5000余人次;成立全省首家实体性退役军人教育培训联盟,建成眉山退役军人教育学院和就业创业孵化园,打造全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先行区。
军民共建“天府粮仓”
作为新时代“天府粮仓”首提地,眉山军地履行使命,充分发挥双拥工作优势,勇当全省建设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联盟旗手,军队结对帮扶永丰村等10个村(社),帮助培训农技骨干1360人,建成“天府粮仓”拥军田22块,为成都平原战略大后方粮食生产贡献双拥力量。
在四川眉山的广袤乡村,良田成片,田间地头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中有辞去公职,当起“新农人”的高建刚;有从水果种植转战粮食生产的方聪;有从“打工仔”变身“带头人”的刘汉奎……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退役军人。
走进位于眉山市仁寿县珠嘉镇三溪社区的“仁寿县秋洋芋示范片”,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涝能排、旱能灌的高标准农田。站在田地边上,三溪社区党委书记、“兵支书”辜智勇仿佛已预见了今年的好收成。“土壤改良、沟渠修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正稳步推进,为今年的春耕做准备、打基础。”辜智勇介绍,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产出能力和粮食产能得到显著提高,推动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效率。目前,三溪社区已建设高标准农田6000余亩。(韩黎 徐国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