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嘉陵区谱写融合新篇章 绘就城乡新图景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4-01-30 08:00:19 编辑:杨仁昌 点击:

嘉陵城区一隅(资料图) 樊俊 摄
2024年1月25日,中国共产党南充市嘉陵区第七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全会围绕市委七届九次全会确定的“以产业兴市制造强市为引领·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决策部署,结合嘉陵实际,审议通过了《中共南充市嘉陵区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产业兴区制造强区为引领·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为《决定》)和《中共南充市嘉陵区委工作规则》。
全会明确,嘉陵区将按照区委“113”工作思路,以“产业兴区、制造强区”为引领,以推进“十大工程”为抓手,以提高城市承载能力、促进文峰新城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为重点,推进城乡空间格局更加优化、城乡经济循环更加畅通、城乡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城乡居民收入更加均衡,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嘉陵特点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
以产兴城 筑牢城乡融合发展实体支撑
近日,在新能源汽车汽配智造基地,挖掘机、混凝土罐车等各类工程车辆来回作业,多名工人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施工,各工序紧密配合,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据了解,新能源汽车汽配智造基地位于嘉陵工业集中区,占地300余亩,于2023年10月开始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带动佛爷岩片区1200余亩规划工业用地开发利用。同时,将壮大优势产业集群,进一步推动汽车汽配产业集群发展。
汽车汽配产业作为嘉陵区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嘉陵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得到了高速、高质发展。近年来,嘉陵区坚持以吉利四川商用车为龙头引领,持续发展壮大汽车汽配产业,并不断建链、强链、补链、延链,全力打造产业集群,推动汽车汽配产业成链发展。
不只是汽车汽配产业,在嘉陵区,化工轻纺产业、食品饮料产业、家居建材产业、装备制造产业等都在乘势而上,不断发展壮大,用亮眼的“成绩单”,奋力书写新答卷。
2023年,嘉陵区在全市工业项目竞进拉练中综合排名全市第1位;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1户、居全市第2位;建设新能源汽车智造基地1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新拓展工业用地3000余亩、储备成熟工业用地1.4万余亩、清理低效用地300余亩、盘活闲置厂房2.5万平方米。
《决定》提出:坚持产业兴区、制造强区不动摇,着力兴产业、育企业、夯基础、强保障,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三年攻坚行动,加快构建“2+3”现代工业体系,以更大力度补齐工业发展短板。
下一步,嘉陵区将强化人员、资金、要素保障,重点实施好“链长制”、百亿企业培育、品牌创建、园区提质、招强引优、升规入统、夯基固本等七大攻坚行动,建设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围绕汽车汽配、化工轻纺两大主导产业链和食品饮料、家居建材、装备制造三大重点产业链,由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链长,相关负责同志担任责任链长和协助链长,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促进优势产业提质倍增、成势突破。着力强化吉利汽车、能投化学、永盈新材料龙头企业培育,推动其年产值尽快突破100亿元。实施“贡嘎培优”“珠峰攀登”和成长型中小企业“提质壮干”计划,支持四川凸酒、凌云高聚等企业争当“单项冠军”“配套专家”,推动越创铝业、金富春丝绸等重点企业上市发展;大力推动科技型企业发展,力争每年新培育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户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户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家以上。
与此同时,嘉陵区还将坚持以商招商、专业招商、基金招商,加快引进链主企业和具有支撑性的产业链项目,力争每年招引制造业项目25个以上。坚持新建企业抓跟踪、规下企业抓培育、达标企业抓入库等工作台账,确保每年净升规企业20户以上。
以城带乡 强化城乡融合发展功能承载
在丝绸印染厂宿舍小区等老旧小区里,房屋换上了“新装”,基础设施一应俱全,环境舒适宜人;在改造提升后的白马湖商圈、南虹路商圈、紫府路特色商业街,处处充盈着浓郁的烟火味;在风景优美的紫府公园、泥溪河生态公园等公园里,市民们遛娃、健身、游憩……穿行在嘉陵城市的大街小巷,一幅崭新的城市画卷徐徐展开。
《决定》提出:坚持“人城产”融合发展理念,不断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重点将文峰新城打造成为“人城产”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不断增强嘉陵城区宜居性和群众幸福感。
接下来,嘉陵城市建设的重心将逐步转向文峰新城,加快推进南充高中文峰校区、元宝山小学及幼儿园、文峰新城医卫综合体项目建设,启动建设行知小学朱凤分校、文峰新城人才公寓,实施文峰新城商业综合体、文峰老街、南山府邸现代农贸综合体等项目,全力打造产城共兴新引擎;加快推进南海大道、音空山隧道建设,启动建设经开区货运物流通道,实施文峰大道改造提升、文峰新城防洪堤治理工程,推进高压电线下地工程,全力打造城乡融合新标杆;加快实施黄金江岸二期、十里沟绿色生态长廊等项目,扎实推进文峰新城亮化、绿化、美化工程,全力打造生态宜居新家园。
与此同时,嘉陵区将以城市有机更新宜居品质提升工程为总抓手,扎实推进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改造、污水管网改造、综合停车场、水环境治理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和文化馆、图书馆等设施建设,打造一批特色街区、特色公园、特色背街小巷,稳步提升老城功能。
嘉陵区还将巩固提升白马湖商圈、南虹路商圈、紫府路特色商业街,启动南湖商圈提升、文峰商圈建设;稳步推进南池书院、田坝会馆等文旅资源开发,重点做好工业旅游文章,打造一批城市近郊游首选地、网红打卡目的地;依托生态资源,规划建设一批养老项目和一批婴幼儿照护机构;聚焦背街小巷、主次干道、学校医院等重点区域,持续整治城市“十大乱象”,不断提升城市品质。
城乡融合、共同繁荣,是嘉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一条条公路不断延伸,构建了以高速公路、国道为主动脉,以乡村道路为经络的道路交通网;随着赵子河水厂修建完成,实现了34个场镇、22万群众喝上“幸福水”;一个个乡镇中心卫生院提档升级,切实解决了乡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看病贵”问题……广袤的嘉陵大地上呈现出一派城乡融合共美的景象。
以乡促城 夯实城乡融合发展底部基础
在双桂镇的嘉陵蚕桑现代农业园区,漫山遍野的桑树整齐排列,园区内的基础设施、现代农业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在龙蟠镇的高粱基地,丰收时,饱满的高粱穗迎风而舞;在大通镇大沟头村四川天兆猪业核心育种场的楼房式猪舍内,生猪享受着智能投喂……
2023年,嘉陵区大力实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程,推动嘉陵蚕桑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入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持续推进10万亩粮食安全产业带、10万亩酿酒高粱种植基地、10万亩新型桑业基地建设,全区粮食播面、产量分别达107万亩、37.8万吨,生猪出栏达63万头,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1万亩。通过省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验收,入选全省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全链条发展试点区。“千万工程”示范带建设正式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
如今,嘉陵乡镇的众多村落,房屋错落有致、道路宽敞整洁、文化广场热闹非凡,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嘉陵把望山见水的生态之美、诗情画意的田园之美、村村不同的乡土之美融入其中,构成了优美的“高颜值”乡村画卷。
《决定》提出: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推动龙蟠镇、安平镇、李渡镇三个片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加快建设一批产业强镇、文旅名镇和商贸重镇,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嘉陵区将全面优化发展格局,支持龙蟠片区发展现代农业、安平片区发展特色产业、李渡片区发展生态农业。”嘉陵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龙蟠片区主要以龙蟠镇为中心镇、大通镇为副中心镇,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打造“千万工程”示范带。安平片区主要以安平镇为中心镇,依托南潼高速建设,打造柑橘、柠檬等优质农产品供应地和农业产业现代化特色示范片区。李渡片区主要以李渡镇为中心镇,围绕嘉陵江生态走廊建设,打造沿嘉陵江绿色产业示范带。
下一步,嘉陵区将加快培育特色产业,通过创品牌、建园区,加快“国字号”园区建设,确保创建成功;梯次培育并创建一批省、市星级园区,清理一批低质低效园区,打造一批粮油园区。通过育龙头、搞加工,大力支持新型桑业、优质高粱两大特色产业发展,全力推动尚好茶业、四川凸酒、四川天兆等农业企业做大做强。通过建机制、优服务,加快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好用好大通、龙岭农事服务中心,发挥好联农带农作用。
嘉陵区还将切实提升工作水平:守牢“三条底线”,抓好粮食安全,确保粮食播面、粮食产量、生猪存出栏量只增不减;守好耕地红线,严格落实“田长制”和耕地保护政策,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撂荒地整治;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等工作机制,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致富增收;提升人居环境,扎实推进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加强乡村路网、水网、渠网建设,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建设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钟希平 杜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