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溪县:梨乡遍开双拥花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4-07-22 12:01:44 编辑:赵春蓉 点击:
苍溪,是一片红色的热土,是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之地,沉淀了厚重的红色文化,凝聚了深厚的拥军崇军情怀,已连续十二届被四川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双拥模范县”。近年来,苍溪县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弘扬双拥传统,努力夯实双拥基础,不断拓展双拥领域,大力营造双拥氛围,不断谱写军政军民团结的时代新篇。
浓厚氛围培育双拥沃土
进入苍溪县,便感受到浓浓的双拥氛围,随处可见双拥宣传标语标识,双拥宣传教育根深叶茂。
全县拥有80余处永久性双拥宣传标语、石刻、碑塔等,在高速路出口、国道212线等交通要道矗立大型双拥宣传标识标牌,在城区大街小巷、场镇乡村悬挂各类双拥宣传标语500余处。近年来,还依托红军渡景区,投资1000万元进行提质改造,建成集红色旅游、烈士纪念、双拥共建、群众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双拥公园;在县城汽车站至嘉陵江大桥、黄猫垭镇高台村红军街打造两处“双拥示范街”,全面融入红色文化和双拥元素,与50余家店铺签订拥军惠军协议,将6家退役军人开办的商店打造成为“双拥示范店”,5家单位分别与县人武部建立“军民共建单位”。
在双拥宣传上,结合重大节假日、入伍退役、军民共建、党团活动等时机加强双拥观念的宣传教育。并组织文艺工作者、文艺爱好者成立了四川省首个“双拥艺术团”,先后创作《铁血芳华》《回眸》《那山那水》等10余部深受军民喜欢的文艺作品,开展双拥政策宣讲、英雄事迹巡讲、典型事迹报告和精彩文艺节目演出150余场,受教育人数达10万余人次。
红色文化融入双拥血脉
全县从阵地提优、品质提升、特色提炼等方面对现有红色资源进行挖掘开发。近年来,先后投入5000万元,高标准建成红军渡烈士陵园、强渡嘉陵江纪念馆和黄猫垭歼灭战红色教育基地,将之打造成全县人民“家门口”的核心红色教育阵地。红军渡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与黄猫垭先后被评为4A级旅游风景区,每年接待县内外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前来学习教育超过80万人次。
同时,还加强对红色文物普查和红色文化专档资料收集,先后汇集成《血沃苍山》等20余种地方红色文化专著,编写了《强渡嘉陵江》连环画册和《梨乡红霞》等地方教材;通过寻访踏查、溯源论证,共寻访到32376名红军革命先烈英名。并开办红色精神研学班,邀请革命功臣、党校老师组建红色宣讲队;建好融媒+革命老区建设平台,加快网上革命历史馆、革命博物馆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红色苍溪,通过不同形式讲好革命故事、根据地故事、英雄烈士故事、战斗遗址故事。
真情服务推动双拥发展
苍溪县大力开展送功报喜活动,严格兑现各项优待金和奖励金发放,逐年提高义务兵家属优待金标准,激发广大青年参军热情,有力地支持国防建设。
出台了《重点优抚对象医疗救助暂行办法》,每年投入资金100多万元,解决了烈军属、残疾军人、带病回乡退役军人的看病难题;针对下岗伤残、企业军转干部、志愿兵等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提供200个公益性岗位解决就业困难,享受与所在单位同等的生活福利和医疗待遇;持续推进“安身工程”,将特困优抚对象优先纳入城乡低保范围,优先纳入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享受对象,基本解决住房难题;为符合条件的困难退役军人一次性补缴社会保险,解决养老难题;与通信、医疗等领域的48家单位建立服务超市合作关系,推出退役军人专享服务、专享折扣等项目。还建起了学习室、健身房、荣誉室等活动场所,让光荣院集中供养对象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确保军休干部“两个待遇”全面落实;严格实施“阳光安置”,让转业军士全部安置到心仪的工作岗位,满意率达100%;积极组织退役军人参加技能培训,大力开展线上+线下“送岗位、送服务”活动,为广大退役军人及军人家属搭建起就业创业平台;通过“摸排建档,精准纾困,常态帮扶,动态管理”与“回头看”的方式,对困难优抚对象实施常态化帮扶,不断增强军人军属的幸福感、获得感和荣誉感。
鱼水情深绽放双拥之花
苍溪县积极落实军地互提需求,互办实事“双清单”工作,严格按照清单内容进行逐条落实,协助部队解决了周边环境整治、子女教育优待、家属就业、家庭困难帮扶和常态化走访慰问等5个方面的具体困难。每年春节和八一建军节期间,对驻苍部队进行慰问,送去拥军慰问物资。
县内所有车站、邮局、医院、银行等服务行业窗口严格设置军人优先标志牌,全县所有公路、桥梁、隧道、停车场均对军车免费通行停放。通过举办科技培训班、科技专题讲座、送文化进军营等多种方式,为驻苍官兵传授文化和科技知识,为部队培养科技人才12人,形成了完善的科技拥军体系。
驻苍部队官兵把驻地当故乡,积极为当地人民办好事、办实事。先后与学校、医院、街道等单位建立军民共建点14个,建立学雷锋小组10个,共建效果显著。官兵们积极投身抢险救灾,在地震救援、抗洪抢险、抗旱抢收、火情救援等危难时刻,始终冲锋在第一线,为受灾群众挽回巨大的经济损失;积极参与国防教育,与城郊中学少年军校结成共建对子,先后选派干部骨干给全县中小学生上国防知识课400余次,组织军训达3万多人次。积极参与地方生态建设,每年为驻地种植树苗2000余株。(任广和 牛军 侯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