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巴中市通江县坚持突破发展文旅康养首位产业不动摇,充分挖掘、整合、利用好优势特色资源,以“资源转化、景区赋能、三产融合”为路径,积极推动单一旅游向农旅、工旅、产旅跨界融合转变,成功创建第四批天府旅游名县,并入选中国旅游潜力百强县,积极助推乡村振兴。
依托特色产业 打造农旅融合观光带
时下,正值蓝莓冬季管护的黄金期。走进通江县杨柏镇太平场村龙池谷蓝莓示范基地,一片片蓝莓树苗枝叶翠绿、生机盎然,村民们穿梭在蓝莓树间,正忙着施肥、除草、剪枝,加紧做好果树管护工作,现场一派忙碌的生产景象。
龙池谷蓝莓示范基地(杜文龙 摄)
“以前没有蓝莓产业在我们村的时候,我们就靠种点传统种植,或者是养点鸡鸭。”正在基地里除草的村民杨江荣介绍称,自从发展蓝莓产业以来,土地流转费400元一亩,大家还可以都在里面干点活,“家里老小也照顾了,收入也比以前多多了,给我们带来很多实惠。”
龙池谷蓝莓示范园区是市三星级园区,按照“做强链头、锻造链身、厚植链尾”思路,以太平场村为中心,以蓝莓产业为主体,带动全县17个乡镇32个行政村发展蓝莓1.3万亩,并投资2.2亿元,建成集育苗、种植、电商、冷链、物流、深加工、营销及观光体验、乡村旅游于一体的农旅结合、三产融合新业态。
“我们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蓝莓采摘节,共计接待游客35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700余万元。”通江蓝之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向林表示,他们将继续发展蓝莓产业,结合乡村旅游开发,打造蓝莓产业观光园,形成乡村旅游观光带,把杨柏镇太平场村建成可观、可赏、可玩的美丽休闲乡村。
依托红色文化 建设产旅融合型旅游区
追寻红色印记,感悟红色情怀。在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的川陕革命根据红军烈士陵园,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从“铁血丹心”广场出发,沿着革命先烈当年的战斗足迹一步一步拾阶而上。一处处红色地标,一件件红色文物,让游客们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中,抚今思昔、感慨万千。
“看到这么多无名英雄烈士墓,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感到很震撼,受到很大的教育。”专程从重庆前来参观的游客李钢表示,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缅怀革命先烈。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是全国安葬红军烈士最多、规模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近年来,通江县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打造了一批可读、可听、可看、可体验的红色文化产品、产业和阵地,今年七月正式开营的通江县川陕苏区王坪综合实践教育营地就是其中之一。
川陕苏区王坪综合实践教育营地(杜文龙 摄)
“来到实践营地第一眼就看到了真正的大炮、坦克,我感觉很激动,在这里不仅能与其他小伙伴们共同生活和学习红色历史,而且还能通过团队游戏,锻炼我们的身体和沟通交流能力。”学员杜羽彤说。
川陕苏区王坪综合实践教育营地坚持以“红色+”推动多元业态融合发展,与川陕苏区王坪旅游景区相互融合、互为补充,使之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重温激情岁月、接受红色教育的“体验地”,成为军事器械体验、致敬英雄模范的“打卡地”,同时带动周边旅游观光、民宿、农家乐等服务行业发展。
在不远处王坪新村的“又一村”农家乐,老板伏秀琼正忙着为今天的两桌客人配菜,“我们这里现在红色旅游景区打造的非常好,现在高速路也修通了,来的游客每天都很多,我们老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凭借独特的红色旅游资源,2021年,王坪村入选首批“天府旅游名村”。2022年1月,镇广高速王坪至通江段通车,从通江县城到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的时间由过去的90分钟缩短为20分钟,进一步推动了“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截至目前,王坪村兴办农家乐27家、特色小商品店15家。
依托文化进万家 绘出乡村发展和美图
近日,通江县2023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在涪阳镇中心小学举行。
活动在表演唱《坝坝会》中拉开帷幕,舞蹈《成长在祖国的怀抱里》、四川清音《百溪腾浪》、川剧《滚灯》《变脸》、快板表演《二十大精神铸辉煌》等节目轮番上演,为群众奉上了一场文化盛宴,充分展现了农民生活新变化、乡风文明新气象,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好看!精彩!这样的演出很接地气,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还给我们带来了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风貌。”专程前来观看演出的涪阳镇居民群众李晓春表示,希望这样的活动多多开展。
通江县2023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启动仪式(杜文龙 摄)
近年来,通江县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文化惠民、文化乐民”,不断加强文化人才培育,持续开展文化活动,让各类文化活动走进乡村、学校、工地、敬老院、军营等地,满足了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激发了群众文化活力。
通江县委网信办副主任李坤蓉说,“此次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将文化科技卫生送入千家万户,打通连接和沟通百姓的“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通江县推进文旅发展的社会效益持续放大,已建成方山新村、东郡水乡等乡村旅游示范村35个,成立剪纸、蜀绣等文创企业10余家,通过全域旅游提供就业岗位达5.7万余个,年均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0亿元。通江银耳节、诺水河溶洞旅游节、梨园坝民俗文化节、构花坪油菜花节等特色生态民俗文化活动吸引力持续增强。(杜文龙 潘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