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成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3月17日,2022年全市科技工作会议明确成都今年将进一步畅通转化渠道,持续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事实上,天府新区历来重视成果转化应用,2022开年以来,新区更是动作不断,“高技术服务中心”旗舰载体建成投运,以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公共平台,蓉港青年创新创业梦工场等为代表的一批创新服务平台正加快建设,一项项科技成果加速涌现······
全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天府新区正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科技供给,根植于这片创新沃土上的创新路径正日渐明晰——
科技成果加快转移转化 打开新格局
3月16日,一场汇聚了全球市场执行官、零售商、品牌代表等各方人士的论坛在位于天府海创园的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顺利举行。这是“亚洲营销及电子商贸界高峰论坛”成都线下分会场的一次交流活动,来自蓉港两地政府机构、产业园区代表与金融、科技、电商、营销、元宇宙等领域的企业代表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与对接。
“这是我们常态化工作的一个缩影。”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是此次活动的主办方之一,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1年年初正式启动以来,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正加快打造“技术转移服务核心聚集区”,为成都与区域、乃至国际科技创新资源对接打开了一扇对外交流的“窗口”,架起科技合作的“桥梁”。
科技转移转化的服务平台的加速落地,带来了切实的实效。去年一年,3.2万平米“天府高技术服务中心”旗舰载体挂牌运营,中国—匈牙利技术转移中心等34家技术转移服务机构集聚天府新区,推动20余项境外技术向我市企业转移转化……
这背后离不开天府新区做强转化服务能力,为科技成果“释能”的不断努力——
打造科技服务高地。高位推动高技术服务业,专项制定产业规划、政策措施,打造集检验检测、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基地于一体的专业集成服务平台,入驻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华为鲲鹏生态人才培养基地等一批大型服务机构。
打造公共服务平台。整合校企地资源,联合共建天府新区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公共平台,围绕物联网、功率半导体、汽车电子等重点领域,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设计服务、验证测试等服务,加快形成集成电路创新生态体系。目前,平台已完成场地基础装修,采购36台(套)设备,初步达到运营条件。
打造技术支撑平台。持续推进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健全完善技术转移体系,促进项目加快转移转化,打通科学到技术通道。目前已举办科技交流活动32场,成功对接转化英国第三代碳化硅等技术项目5个,正加快推进WIWE心脏诊断设备项目、Elecard软件系统等16个重点项目的对接转化。
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再上新台阶
双创载体是支撑科技企业成长的重要承载力量。在成都科学城,还有一批创业孵化载体在加速“上新”,蓉港青年创新创业梦工场就是其一。
作为推动蓉港科技合作、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蓉港青年创新创业梦工场正建设1万平方米孵化载体,打造“港味”专业化众创空间,并配套建有香港文化元素的服务设施,提供线上+线下一站式创业服务,让港澳台及国际青年人才在熟悉的环境中实现两地文化、创意共享共融。
区域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正带来实效——科技企业及高层次人才纷至沓来,目前,已引进多个港澳台及国际青年创业项目,行业覆盖智能硬件、清洁能源、文化创意等领域。
更多的科技成果正在天府新区“开花”“结果”。做强成果承接能力,为产业发展“赋能”,天府新区不断发力——
高质量打造创业孵化载体。天府海创园一期42万平米产业载体建成投运;蓉港青年创新创业梦工场、天府科创之心等政府引导载体加快建设;天府创新中心等20个孵化载体持续提能,累计孵化面积达30.43万平方米。
高效能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发挥企业承接主体作用。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次培育机制,全年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630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56家,增速持续位居全市前列,加快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的科技型创新企业集群,不断提升科技成果本地承接能力。
打造科技成果应用场景。发挥场景牵引作用,吸引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参与独角兽岛综合能源体系开发,以天府大道综合管廊运营场景推动创业团队开发全国首台自主行走巡检机器人,支持云从科技深度参与天府智慧大脑建设,推动更多创新成果在公园城市建设中转化应用。
科技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开启新引擎
走进四川云从天府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从科技”)的办公室,研发团队正在各自岗位上进行紧张地科研攻关。就在去年,云从科技成功揭榜2021年成都市“揭榜挂帅”科技项目首批4个项目之一——“面向未来城市的基层社会数字化治理系统研制及应用示范”榜单。
云从科技相关负责人坦言,成功“揭榜”背后,离不开公司的长期积淀以及天府新区给予的大力支持。特别是作为四川天府新区数字城市合伙人,云从科技承建了天府新区“城市大脑”项目,在天府新区展开了大量数字城市治理的实践,沉淀了深厚的智慧城市相关经验与技术,“对于企业来说,我们非常愿意贡献‘云从力量’,也很感谢成都以及天府新区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如此广大的发展舞台。”该负责人说道。
企业“迎潮搏浪”的背后,也是天府新区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的缩影。做强资源配置能力,为创新生态“聚能”,天府新区全力——
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加快营造要素富集、立体融合的创新生态,推动创新资源高效集聚、创新活动高效开展。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推进科技成果三权改革为重点,支持企事业单位完善项目管理、人才管理、知识产权保护与成果转化制度。
强化科技人才支撑。聚焦“塔尖人才”的靶向招引和“塔基人才”的生态培育,大力实施天府英才计划,依托鲲鹏生态人才培养基地等平台开展人才定制化培养,为科研院所和企业“订单式”输送科研技术人才。目前鲲鹏生态人才培养基地已培育各类高端产业人才7530人次,获得华为、红帽、CISP等认证1611人次,服务企业近200家。
全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谋划新未来
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催生现代产业、引领业态升级,引导、整合、聚集科技资源与服务资源,打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发展”最后一公里,以高质量、高效率创新供给赋能全市产业发展,天府新区一直在路上。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技术变现的关键环节,更是实现创新驱动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重要增长极’的内在要求。”四川天府新区科创和人才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技创新建设周期长、投入大,只有“策源+转化”功能统筹谋划、同步推进,通过“转化”反哺“策源”,才能形成可持续创新的价值闭环。
按照“把研发作为产业来抓、把技术作为商品来做”创新思路,接下来,天府新区将围绕“全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这一核心主线,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加大创新平台牵引。全力推进天府新区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公共平台、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探索市场化手段聚合配置要素,支持其转化高质量成果、孵化高成长型企业,让“躺在”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加速走向生产线。
做强科技服务支撑。一方面,推动高技术服务业相关政策规划尽快印发实施,签约落地一批国内外知名研发服务平台、检验检测机构等科技服务项目;另一方面,聚焦成果转化载体建设,加快蓉港青年创新创业梦工场、科创之心建设;支持科研院所、领军企业创建孵化载体、开放共享公共服务技术平台,构建起具有新区特色的创新生态系统。
推动体制机制赋能。运筹创新转化平台聚集优势和国家级新区制度优势,在天府实验室、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有序推进“揭榜挂帅”、首席科学家负责制等创新举措先行先试,推动创新活动高效开展。
立足新起点,创造新业绩
2022年
全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成都
将乘势而上,勇开新局!(选送单位: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