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镇,一个以茶馆闻名的古镇,悠悠流动的时光曾经在这里停滞,昔日“双流古八景”杨柳河畔“第一春波”不知在多少人的脑海里留下山光草色、水岸横舟的美景画面。岁月的云烟里,又不知多少人怀念观音阁老茶馆的那一盏清香的盖碗茶,那嘎吱作响的老竹椅。
观音阁老茶馆喝茶聊天的茶客
然而,如今的彭镇,茶香携咖啡醇香同游,在这古朴温情的镇子上,年轻人的面孔越来越多,勇于创新创业的年轻人们来到彭镇,创新的清风徐徐吹过河畔,拂过彭镇的新面貌,往日的古镇从摇摇晃晃的竹椅上站起,在创新创业的活力潮流下再度容光焕发。
近年来,彭镇党委政府深入实施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筑梦工程,探索了“建阵地、营场景、优服务、促融入”的路径,吸引返乡青年、外来青年携新式茶饮休闲类、陶艺非遗文创类等新兴业态在老街扎根,不仅给老街增添“时髦”的气息,更是让“古朴”与“新潮”融合。如今开办新兴业态40家以上,投资额达1000多万元,年营业额达2000多万元,年吸引游客达120多万人次,筑就青年创业梦想,为居民生活带来时尚活力。
旧房新改,老街焕新构建幸福家园
选择彭镇,选择的是这里的乡土人情,翻新老屋,翻新的是历史的舞台。
在永丰茶社,几棵粗壮古老的黄角树屹立在偌大的庭院中央,参天大树的枝丫如伞般舒展,为院坝中的茶客们带来几分惬意。青砖瓦片、老旧房梁、悬挂在门口年代感十足的木匾,袅袅升起的茶水热气与搭好的戏台组成了这般风景,一大早,当地老茶客们送完自家小孩,习以为常地遛弯走入古色古香的茶社,宽敞的院子中央摆着不少老竹椅,选上一个称心的位置,来上那么一杯一元钱的盖碗茶,具有烟火气的龙门阵就这样摆了起来。到了下午,心满意足茶客们三三两两散去,这间老茶馆又迎上来自各地的游客们,在这老成都风味十足的永丰茶社,从早到晚,都不缺倚在椅背上感受平静的客人。
永丰茶社—黄角树下的茶客
但谁也想不到,如此悠闲的茶馆在不久前还不是这副模样。
“这个茶社的前身是个铁器社,那时候的风格都是白墙红砖,显得比较现代化,所以我们秉承‘修旧如旧’的宗旨,用老房拆下的材料对这里重新改造,增加历史的韵味。”永丰茶社的负责人黄志杰细数着改造前的模样,抬手又指向茶馆几处位置。“那边的柱子底端当时几乎都被白蚁蛀空,那边的墙角下砖块都碎掉成了危墙。你看,我们头顶上房梁的木质结构,如今也只有上了年纪的老木匠才能拥有这样的技术。”
永丰茶社柜台上传统盖碗
说到改造,他们有着许多话要讲,为了保留老街原有的风味,让永丰茶社与当地的风格相融合,他们在没有设计图的情况下,耗费了大量的心思在茶社的设计上。堪称时代眼泪的老旧建筑在社区与创业者们的共同努力下换了面容,“永丰茶社”重新穿上青砖的衣服,摇身一变再度复苏于小镇上。
在同一条小巷的柿闲咖啡馆,又是另一种风味。这家号称“能与历史对话的咖啡馆”在街上乍一看不太起眼,然而进门便能发现里面别有洞天。咖啡与茶文化融合,这间古朴的带阁楼的小院处处是惊喜,有着开博物馆志向的店主张健对这家原是药铺的小院一见钟情,那些历史气息厚重的古玩们就有了新去处。一进门就能见着清代、民国历经时光的咖啡小杯和咖啡机,门板上悬着颇有深意的匾额,每当有客人来访,兴致来了的店主还会拿出他珍藏的古书一页页翻阅。水声潺潺中,小而美的庭院,每一处都浸润在历史的遗香中。
柿闲咖啡馆店主张健向游客讲述店内有关双流的文化古迹
近年来,彭镇坚持“修旧如期、保护为主、文化传承、活化利用”的有机更新理念,持续探索“小规模、渐进式”的“点式改造”,探索“政府引导+居民自愿+社会投资”盘活闲置院落、临街商铺等老旧房源,打造文旅消费场景,促进“传统业态”与“时尚潮流”互融共生。如今老旧建筑修茸、老街场景营造、整体风貌整治、文化景观设置等项目也在持续推进,老旧建筑成了年轻人们创业的“根据地”,为彭镇注入越来越多新活力。
青年共治,老街温情打造美好生活
彭镇老街十字路口的岔道上,浓厚的咖啡香从挂着“刊笛咖啡”招牌的独栋建筑中悠悠飘来,即使是为茶而来的游客,这独特的存在也值得让他们驻足。在彭镇老街,这家“只聊萃取,不谈拉花”的“刊笛咖啡”可是除“观音阁老茶馆”以外的又一大招牌,这家2022开办的咖啡店如今在抖音排行榜上名列成都市热门咖啡品牌第二、成都咖啡收藏榜第三,已经成为风靡成都的独栋咖啡店和摩托车友好店。
刊笛candy·coffee主理人张倩妮
刊笛candy·coffee的主理人张倩妮是土生土长的双流彭镇人,但实际上她还有着另一个身份。
说到张倩妮,可谓是彭镇社区青年共治的“扛把子”人物,身为党员的她有着一副热心肠,常常支持社区工作为大家排忧解难。随着来到彭镇创业的青年人越来越多,社区管理也面临更高的要求,青年网格员便成了破题之法。
“我们每半个月就会召开一次商家联盟大会,在会议上大家畅所欲言,有什么困难和问题及时沟通,互相帮助做到互相赋能,增强商家之间的凝聚力。”张倩妮说道,作为网格员的她,当彭镇成立党建引领文创商居联盟之时,首当其冲担任起了彭镇“微网实格”微网格员的新身份。
暖阳下的刊笛candy·coffee
“有许多人来彭镇是为了投资。”张倩妮的丈夫表示,“如今在彭镇创业的有一半都不是本地人,他们对于彭镇的特色与风土人情还不太熟悉,网格员能够引导他们了解这里,帮助来到这里创业投资的人们更快地融入彭镇的氛围。”
“张老板性格好,很热心,大家也喜欢和她交流,而且我们也认为彭镇需要一些年轻人来担任网格员。”彭镇社区工作人员赞同地说,“我们认为在青年创业人群较多的彭镇来说,也许让年轻人来担任网格员会显得更亲近,更有话聊。”
青年的风走遍彭镇的大街小巷,服务融治理,青年网格员们的回馈也证明了彭镇的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创业者们每个人都心怀着自己的梦想,在实现创业抱负的同时,也将爱传递回了这个古镇。
位于彭镇的天府荆溪茶具文化体验店
如今的彭镇,文创商居联盟吸引35家新型业态商家加入,年度开展老街最美商家、年度网红打卡商家评选,定期在老街开展茶舍集市、后备箱集市、音乐节等系列主题活动,青年创业者与社区签订“合作+”服务协议,参与老街志愿服务,定期在爱心茶馆等常态化开展红色文化宣讲、公益集市、文艺演出、义剪、观影等服务,年服务居民30万人次。
党团共建,友好空间点燃创业激情
为营造青年友好空间,助力青年创新创业,彭镇党委政府坚持“党团共建”,利用永丰街68号闲置院落打造“百年品茗·川西乡愁”文创交流中心,建设了100平方米左右的“新老居民联盟党建阵地”。
在这里,创业空间和文创展示平台向青年们敞开大门;“党建微课堂”与“青年书房”为创业青年们带来多样化的知识和学习的途径;截止目前,彭镇为青年创业者提供了政务服务、创业资金支持等200多次,创业咨询、社交、文创孵化等服务,都是搭建青年创业就业舞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彭镇老街十字路口的茶铺店员正撑伞等待茶客们围炉煮茶
“在这里,我们能感觉到创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彭镇不仅是氛围让人很放松,政府和社区更是动用了所有的力量来支持我们这些返乡创业者,让我们感到坚持下去的信心。无论是在前期装修设计的时候提供专业建议,还是后期组织志愿者走遍大街小巷收集我们遇见的困难,社区还组织了一场场摄影展、慢生活音乐节、后备箱文化和带动夜间经济的各种活动,都是为了给彭镇带来更多的活力。社区对商家的支持不仅仅局限于增加营业额,而是更多元化地体现在各个方面,让我们感受到幸福感和温暖。”细数社区在彭镇建设中是怎样出力,暖阳中的张倩妮脸上洋溢着幸福,描绘出青年们在彭镇充满创业自信的一面。
随着青年创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游玩彭镇人流量也逐日增加,社区留意到“停车难”是一个困扰居民和游客的痛点,为此,彭镇多方面入手,通过老街资源共享等方式,新建便民停车场,为镇上提供泊车位700个,解决了游客与居民停车难的问题。不仅如此,考虑到大多数咖啡店座椅摆在店外的特点,社区细心划分店家的门面营业范围,在规范管理的同时保障了居民安全。增设老街游览导视系统、摄影打卡等“微景观”,绘制游览手绘地图,规范店招、序化飞线、美化路灯……彭镇社区秉承着“以人为本”的观念,为创业青年营造既有浓浓烟火气、又有阵阵活力感的创业就业环境。
2023双流艺术季艺术名家画彭镇采风写生活动
与此同时,彭镇积极引导发动青年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发布上千条短视频,全网点击量超过千万人次,为老街年引流20万人次以上;开展“影像与生活”新年摄影展、“快节奏里的慢生活”等主题活动34场,推动老街IP知名度不断提升。
在彭镇,推开店门所见的是青年的梦想,拂去茶盏的热气,杯中盛满青年创业的希望。
年轻人选择彭镇,彭镇接纳年轻人,温情流淌在古建筑中,活力与阳光一同洒在人们的身上,新老建筑、新老居民、新老文化在彭镇“混搭”碰撞,在人们的热情里不断迸出新的灵感火花,带来这条老街的新生,让幸福传递到每一个人的身边。(戚译升 王昱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