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三苏祠时指出: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财富。习近平总书记一席话道出了苏氏一门的人才辈出的根本,更隐藏着古往今来家道兴衰的文化密码。鉴古知今,三苏家风,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抹亮丽色彩,它更代表着“读书正业、非义不取、为政清廉”的高尚品德和价值观念,于今天我们提倡的党员干部修身仍然有许多启迪意义。
读书正业,方能明心见性,行稳致远。三苏家族中,人人都视读书为最重要的事情。苏洵将苏家的南轩改名作为苏轼、苏辙的书房,并对家中数千卷藏书手缉而校之。大器晚成的他更是严格教育苏轼、苏辙,晚年的苏轼更是梦见未背诵《春秋》而吓出一身冷汗。今天,我们的党员干部更要发扬这种“改”和“严”的精神,多读书、读好书,从书本中汲取智慧和营养,不能自我感觉良好、不屑学习,不能借口工作太忙、放松学习,更不能为了装点门面、应付学习。
非义不取,方能不逾规矩,不负重托。在三苏家族中,人们十分注重道德和良心。苏轼在《记先夫人不发宿藏》的文章中讲述了母亲程夫人教育子女不取外财,不贪他人之物的故事。故,苏轼从政多年,可他始终注重节俭,他不贪占一点公家财物,还经常自掏腰包去做公益事业,以至于在经济上经常捉襟见肘。今天,我们的党员干部更要不忘初心使命,防止思想受“腐”,气节被“劫”,要知晓锱铢之利事小、信仰失守事大。我们的党员干部应常思肩上之责、常算得失之账,摒弃功利思想,方能在从政的道路上善始善终、有所作为。
为政清廉,方能守住大节,不入歧途。在三苏家族中,人们重视政治道德,反对腐化堕落。苏轼在《六事廉为本赋》中写道“功废于贪,行成于廉”,他认为,功业毁废于贪婪,德行养成于廉洁,为官从政以廉为先,为官之道以廉为首。我们的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从小事小节上守起,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薄熙来、周永康等人,就因为生活上不拘“小节”,便开始了“大节”的失守。每一位党员干部,无论岗位大小、职务高低,都应该严格职业操守、守住人生底线,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以防腐化堕落,走入歧途。(仪陇县双庆小学校 陈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