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边彝族自治县驻村书记的“生命防线”:从避险搬迁到产业振兴 俄罗村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山洪夜袭时的生命奇迹,是驻村者用脚步丈量出的安全防线;彝寨深处的万家灯火,是教育者将讲台热忱化作的民生微光。从悬崖搬迁到清泉入户,从病榻帮扶到课桌守望……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派驻金岩乡俄罗村第一书记李宏伟,用心用情诠释着“把群众当亲人”的赤诚。
山洪夜惊魂 半月前的抉择成生命屏障
2024年5月26日,深夜的峨边暴雨如注。半夜两点,俄罗村俄罗沟山洪咆哮而下!黑暗中,一声巨响,鲁克毛阿曲家的老屋在洪流中瞬间化为齑粉。万幸的是,屋内空无一人!一家六口安然无恙。这堪称奇迹的避险,后来受到了县委、市委的表彰。
这份平安,并非偶然。时间倒回2023年9月,刚驻村不久的李宏伟在密集走访中,目光锁定了俄罗沟陡峭山崖边、离湍急河水不足两米的鲁克毛阿曲家。79岁的老人故土难离,但屋后那狰狞的陡峭河床,在他眼中就是悬在一家六口人头上的利剑。“这房子不搬,汛期一到,深夜洪水冲下来,后果不堪设想!”他忧心如焚地对村副书记冉拉格根说。
接下来的日子,是无数次踏进那道低矮的门槛。李宏伟和冉拉格根陪着老人拉家常、讲利害,这执着与真诚,慢慢融化了老人心中的坚冰。同时,他辗转于乡政府和学院领导的办公室,据理力争,为这户困难家庭争取生的希望。功夫不负有心人,2024年3月,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特批了18000元搬迁补助,乡政府也积极申请了县里的支持。希望点燃了!
搬迁,刻不容缓。村干部们四处奔走找房,李宏伟几乎每周都去询问进度,那份急迫,仿佛是在与看不见的汛期赛跑。终于,在村组干部的合力帮助下,鲁克毛阿曲家在安全的俄罗村1组安下了新家。搬迁那天,他带着驻村队员忙前忙后,汗水湿透了衣背。
命运在5月26日见证了半月前那次搬迁的伟大意义——洪水吞噬了旧居,却未能伤及新居里安睡的生命。这份预警式的帮扶,是用责任与行动在悬崖边筑起的生命防线。
“谢谢党和政府!谢谢驻村工作组!你们救了我全家人的命啊!”当时,鲁克毛阿曲的儿子罗解放紧紧攥住李宏伟的双手,声音颤抖,泪水混着雨水滚落。他心头一热,郑重地说:“乡亲们的平安,就是我们驻村的根!”
安全无小事 织密彝家“防护网”
俄罗村地处地质灾害频发区,每一次电闪雷鸣,都牵动着李宏伟的心。他深知,保障群众生命安全,是乡村振兴不可逾越的底线。每当预警响起,风雨中总有他和村干部的身影,挨家挨户敲门,组织疏散转移,用肩膀为乡亲们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入户走访、“看房基”成了他的习惯动作,防火安全的叮嘱也总在嘴边。
仔细查看村民房屋地基
为了筑牢更坚固的安全屏障,李宏伟发挥专业优势,特邀母校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的消防专家进村。“火怎么灭?怎么逃?”专业的培训不再是枯燥的条文,灭火演习让村民们第一次亲手握住了“生命之水枪”。很快,3处聚居点建起了消防器材站,崭新的灭火器整齐排列,专人值守;村中的超市、面馆也配上了“安全卫士”,一张覆盖全村的消防处置网络悄然形成。
专业消防教师指导村民灭火演习
雪中送炭 不让一个家庭因病返贫
2024年2月17日,一个寒冷的冬日,村民阿候胡加突发脑出血昏迷的消息,像一块巨石砸在李宏伟心头。他立刻与村党支部书记赶往医院。看着病床上插满管子的阿候胡加和病床边无助的妻儿,他的心揪紧了。这个五口之家本是脱贫户,三个孩子还在读书,顶梁柱轰然倒塌,近4万元的自付医药费,足以将这个家庭再次推入深渊。
“别怕,有组织,有大家!”李宏伟将饱含心意的3000元慰问金塞到家属手中。这仅仅是开始,他通过乡政府和联户干部联合呼吁,又争取到9500元救助金。政府兜底之外,李宏伟更着眼长远——鼓励阿候胡加妻子通过“积分超市”制度获取生活物资,一点点积累信心。又为她联系养殖专家,规划发展母猪养殖,用勤劳的双手重新撑起这个家。
李宏伟深知,大山里的家底太薄,一场大病就是一场灾难。每次防返贫研判会,他总要多问一句:“村里还有谁家遇到难处了?”入户时,“家里有人生病吗?医药费花了多少?”成了他的口头禅。2025年,了解到村里有5位村民因病负担沉重,他第一时间入户核实,使用1.5万元帮扶经费,让组织的温暖成为乡亲们风雨飘摇时最踏实的依靠。
仔细核查农户医疗报销单据
涓涓清泉润心田 点亮彝寨新生活
刚驻村时,村民一句“又停水了”的抱怨,让李宏伟上了心。他沿着崎岖的山路查看水源,走进一户户人家拧开水龙头,浑浊的泥水、断流的窘迫刺痛了他。症结在于老化的管道和脆弱的供水系统。李宏伟立即与村“两委”商议,决心彻底解决这“吃水难”。他积极向学院求援,争取到3万元支持。两个月的攻坚,清淤、换管、加固……当汩汩清泉终于顺畅地流进家家户户的水缸,村民们脸上的笑容,比山泉还甜。
现场查看维修进展
民生无小事。2024年9月,村民阿候罗格反映污水管堵塞,臭水横流。李宏伟实地查看后,立即组织人手疏通,还乡亲们一个干净的生活环境。2025年5月,在学院援建的文化院坝,村民罗格格拉着他的手说:“书记,院坝好是好,可一下雨,大伙儿办事就淋成落汤鸡了。”不久后,防雨棚和照明灯的规划就提上了日程,文化院坝即将成为风雨无阻的欢乐家园。
播种希望 让梦想飞出大山
李宏伟坚信,俄罗村的未来在孩子们肩上。他和村“两委”精心制定了《奖学金管理办法》,设立了“学期奖”和“升学奖”。当一张张奖状和承载着希望的助学金,送到那些捧着优异成绩单的孩子和家长手中时,整个村子都洋溢着喜悦和自豪。两年间,3万元帮扶经费化作激励,照亮了18名优秀学子和15名大学生的求学路。村里重教尚学的风气,日渐浓厚。
为获得升学奖、学期奖的家庭颁奖
“六一”儿童节,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志愿者们带来了山外的精彩。支教课堂上,孩子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渴望的光芒。李宏伟看着他们,仿佛看到了俄罗村充满希望的明天。
慰问俄罗村小学生
扮靓家园 培育文明新风
“住得舒心,才有奔头!”李宏伟发起了“争创卫生家庭”活动。每季度,干净整洁的彝家小院会挂上闪亮的“卫生标兵”牌匾,实用的生活用品是对勤劳讲卫生最好的褒奖。两年评选70户(占全村39%),改变的不仅是环境,更是根植于心的卫生习惯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向“卫生标兵家庭”授牌颁奖
村庄主干道上,新栽的三角梅和月季正吐露芬芳。这抹亮色,不仅是“美丽村落”的点缀,更是俄罗村融入县乡“温泉+黑竹沟”文旅蓝图的生动注脚,从“一时美”向着“持久美”坚定迈进。
帮扶路上步履不停歇
李宏伟的脚步,从未停歇在已有的成绩上。
产业萌新在路上,他已邀请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农学院的专家,即将进村传授科学散养技术,提升生猪养殖效益,让村民的腰包更鼓。俄罗沟那1900亩高山台地,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前提下,乡政府正牵头勘探规划一条8公里的“致富路”,谋划着林下种植中草药的蓝图,让沉睡的资源变成发展的动能。
文化滋养在路上,这个7月,在李宏伟的联络下,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的两个志愿者团队将带着“夏令营”走进金岩乡。励志故事点燃梦想,防溺水教育守护安全,引导孩子们远离电子沉迷,培养高雅志趣……知识的火种和关爱的暖流,将持续滋养这片土地的未来。
从避险搬迁的生死时速,到产业规划的蓝图初展;从应急救灾的挺身而出,到文明新风的润物无声。俄罗村的每一寸土地,都时刻提醒李宏伟“把群众当亲人”这一初心。在平凡的驻村岗位上,他始终牢记初心使命,践行实干和担当,决心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中,书写一名共产党员的合格答卷!(供稿:峨边彝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夏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