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和执纪是纪检工作的主要职能职责,对于纪检干部而言,提升监督质效永远在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开展监督实战练兵,就是想通过实战,告诉大家应该监督什么,怎样去监督。”2月24日,据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西区以开展“加强县乡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提升纪检监察机关案件查办质效”三大专项工作为契机,锚定监督执纪各个环节,通过以案带训、跟班学习、专题课堂等方式在全区纪检监察组织针对性开展干部实战训练,既着眼监督执纪涉及重点行业相关知识拓展认知广度,又聚焦主责主业深耕业务知识,以全面、长效培养为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注入源头活水。
打牢基础,理论赋能激发“练”能力
理论先导认知先行,为夯实监督执纪基础,西区纪委监委为专职纪检监察干部和区级相关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分管领导量身定制“赋能课程”,用理论知识为监督执纪提供遵循;设立“阳光纪检·周三夜学”微课堂持续“点课”开展21期培训,系统梳理纪检监察干部知识需求和业务短板,由系统内业务能手带头讲,审计、民政、农业等重点部门专家学者集中讲,集中讲授专业知识点,累计培训500余人次,为干部拓宽知识维度。坚持理论先行实践并重,以制度为保障搭建“练兵场”,提升干部业务素养。
延伸触角,环环紧扣念细“督”字诀
探索派驻监督管理方式方法,制定完善相关办法,明确派驻机构职责,划定监督范围及内容;建立考核问责机制,派驻纪检监察组定期向区纪委监委机关汇报工作开展情况,主要负责人年底统一述职述廉、接受委机关民主评议,派驻机构年终进行综合考核排名,以比学赶超局面促监督提质。
出台“室组”联动监督机制,各监督检查组每月汇总报告监督情况,由党风政风监督室对政治监督、日常监督、专项监督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面对面业务指导。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情况的经常性监督、重要时间节点的阶段性监督及重点工作专项监督等,通过人员互动、手段互补、信息互通、情况互商提高人员监督检查精准度。
定期研究分析提升监督质效,实行派驻纪检监察机构监督检查月报告制度,收集汇总每月发现的问题形成监督检查分析报告。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一般型、轻微问题型、违纪违法型进行分类比较,同时对监督检查存在的问题进行横向比较,清单化展示各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开展监督检查情况,增强监督检查人员发现问题的能力。今年以来对常态化疫情防控、森林草原防灭火、“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等14个方面开展监督检查,累计发现一般性问题194个,党员违法犯罪问题3个。
联动办案,互鉴共进打牢“查”基础
着力在“联”字上做文章,充分发挥地企协作机制、反腐败协调小组机制、室组地联动机制作用,构建“纪检+”协作配合常态化机制,以“老带新”“熟带生”方式有效整合人员力量、技术手段等办案资源,提高办案质效。
“纪检+企业”,方法互鉴、优势互补。与各企业建立纪企协作机制,在日常工作沟通、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审查调查协作配合等重点工作事项,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深度协作,开展经验交流7次、人员互派10余次。“纪检+反腐败协调小组”,协作合力、提质增效。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完善线索移交机制等方式,对问题线索统一研判,对重点案件、疑难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群策群力,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纪检+室组地”,办案提速、干部提质。通过联合办案机制,对“室”“组”“地”三方在联合审查调查时的职责权限作出规定,安排10名镇(社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参与“室组地”联合办案,由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室牵头抓总、全程指导,联合办理违纪违法案件33件33人,办案同比上升181%,6个镇(街道)纪(工)委已全部突破“零立案”。
规范程序,靶向培养做好“审”文章
在听取各镇(街道)纪(工)委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出台“乡案区审”实施办法对工作进行规范,打出“定机制+提素质+强审理”组合拳,推动制度在西区落实落地,有效缓解专业人才少、业务不熟练、文书不规范、案件质量低等问题,保障了基层案件质量。拟推出一套乡案县审文书模板,从案件办理流程、文书材料规范等方面为纪检干部办案提供指引,为干部提供“可操作性指南”。
通过专题课堂、以案代训、跟班学习等多种方式对乡镇、街道纪检干部开展专业培训。组织集中学习《四川省乡镇纪检监察工作规程(试行)》及工作流程图,将案件质量评查、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的常见、易错,以及需要规范的共性问题进行总结提炼,编发《审理提醒》供大家学习,定期推送典型案例,讲解审查和审理实务,加强办案人员业务交流,审理6个街道纪工委办理案件17件,均已完成审理工作,发现案件证据不完善、程序不规范等问题33个并指导完善,案件质量较之前大幅提升,通过学、练、精“三步走”方式加强干部实战锻炼,提升办案水平。(吴雨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