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沙湾区用心用情优化人才服务,持续构建重引领、强支持、人文化的服务矩阵,让各类人才政治上受尊重、事业上得支持、生活上有照顾,形成爱才敬才、有为有位、拴心留人的良好“人才生态”。
“政治引领+政治吸纳”聚高精尖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高精尖缺人才引进、重大激励政策等列入区委重要议题,专题研究人民医院院长、妇幼保健院副院长等一批高精尖人才挂职和规划建设类人才引进事项。健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常态化推进落实人才引进、奖励、职称等事项,设置专项编制及岗位102个。健全党委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联系服务冶金制造、沫若文旅、道地中药材等各类专家人才30余名,推动解决科研资金、项目报批等问题40余项。坚持从企业生产、乡村振兴一线吸纳人才,优先确定200余名党员发展对象,推选47名优秀人才担任“两代表一委员”,做到广泛吸纳,高度重视。
“工作平台+专项资金”助创新创业。树牢“搭平台、促成长”理念,大力支持东北大学与德胜集团校企合作,创建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累计支持1800万元助力科技人才开展节能技改、新品研发等项目76项。以不锈钢产业人才专项调研为契机,指导创建不锈钢经开区人才俱乐部,把科技研发、冶金制造等50余名领军人才纳入“沫若智库”,引导人才投入科技攻坚、产业规划、项目实施,激发创业热情。出台“人才+金融”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人才最高100万元的创业补助,推动人才引领创新创业。聚焦人才振兴,从产业用地、奖补融资、产品销售等方面推出30条促进人才返乡创业、乡村产业振兴等“硬核”措施,解决创业资金“卡脖子”问题。
“绿色通道+人才之家”解后顾之忧。整合人社、科技、教育、卫生等相关部门服务项目,推出“沫若英才”卡,把人才服务向项目审批、保险金融、住房保障、教育医疗、康养旅游等延展,同步将服务对象扩大到不锈钢、钒钛钢、中药材等优质行业领域实用人才,落实“专人、专线、专窗”,畅通人才综合服务“绿色通道”,解决家属就医就学等问题60余件次。追加财政投入300万元,完成“人才之家”安居工程,以精心设计装修、齐全家具家电、星级酒店物业,为人才提供拎包入住式服务。(王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