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犍为县:“333工作法”抓实“农村家庭能人”培养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3-02-24 09:41:39 编辑:王卫东 点击:
自启动“农村家庭能人”培养计划以来,犍为县紧紧围绕“四得”标准,立足“育强管好用优”,培养出一批优秀能人,建强了一批实训基地,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活力。
坚持“三个精准”,加强能人培养管理
一是精准摸排。建立“农村家庭能人”登记、培养、使用“三本台账”,将有培养意愿的11.4万名“农村家庭能人”纳入台账动态管理。二是精准培养。建立导师帮带制度,统筹镇村干部、农技专家、种养大户、致富能手等各方资源,分类建立帮带力量实名登记信息库,结成帮带对子5.7万对。编制印发“政策礼包”“金融礼包”10万余份。鼓励符合条件的“能人村干部”“能人后备力量”提升学历,截至目前,共计546名“农村家庭能人”参与学历提升。三是精准使用。制定完善《犍为县“农村家庭能人”议事机制》,新(改)建“能人议事堂”32个,推动能人带头参与乡村治理。鼓励能人招商引资、回引项目、领办项目,“四川兔女王”罗凤英、“水晶樱桃王子”胡先军等7万余名“产业引领型”“技能技术型”能人撑起乡村振兴一片天,助力创成省五星级茉莉花农旅现代农业园区、生猪粮油种养循环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工作经验被《中国组织人事报》刊载。
聚焦“三个突出”,做好基地创建使用
一是突出联动配合,做好示范创建。由县委组织部牵头,会同县农业农村局、人社局、文体旅游局等部门,围绕县域内片区划分农业产业布局和全县“组织工作4个片区”作战地图,依托世界茉莉博览园、“水晶樱桃园”“兔公馆”等农业产业园区和村集体经济项目,分层分类创建县级“农村家庭能人”培养实训基地26个。二是突出形式多样,开展实训培训。充分利用已创建的县级实训基地,采取“集中教学与分散自学结合、网络教学与课堂互动结合、理论教学与田间实践结合”的形式,组织开展理论知识学习和种植养殖、农机操作、电商销售等实用技术培训1000余场次,覆盖10万余人,切实增强了家庭能人“造血”能力。三是突出规范运行,强化基地管理。对县级实训基地实行动态管理,明确由实训基地行业主管部门牵头,每年底对基地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工作成效等方面进行复审考核,合格的继续运营,不合格的限期整改。
健全“三项机制”,推动工作长效常态
一是健全考评机制。分类细化“走得正路、挣得到钱、当得好家、待得来人”“四得”评价标准12项,实施“党员群众评价+村党组织评选+镇党委审核+县级部门审批”“双评双审”评选机制,每年评选县级优秀“农村家庭能人”20名,推动“农村家庭能人”培养常态长效。二是健全积分机制。依托村民诚信积分管理信息平台,搭建“能人荣誉榜”,根据能人日常表现、带富作用发挥等情况量化考核指标,将能人积分与“五好家庭”“星级文明户”评选、银行信用度直接挂钩,每季度在村党务公开栏进行公示,正向引导形成“人人争当能人”良好局面。三是健全激励机制。建立“优秀‘农村家庭能人’—党员—后备力量—村常职干部—村党组织书记”五级发展路径,从“农村家庭能人”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83人,492人纳入村级后备力量。充分挖掘在培养培训过程中涌现的“能人”代表、先进个人,在“组织犍行”微信公众号开辟“能人风采”专栏,挖掘宣传优秀能人事迹28例,积极营造学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