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口河区:“农村家庭能人”助力乡村振兴“加速跑”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3-02-24 09:17:52 编辑:王卫东 点击:
近年来,金口河区全面启动“农村家庭能人”培养计划,一批素质高、技术好、善实干、有理想的“农村家庭能人”,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黄果子变成“金元宝”。每年春暖花开之际,和平彝族乡桠溪村的果园里就是一派繁忙,村民们穿梭在果树下,将一车车“金元宝”送出果园,运往各地。
“2017年,我开始种植黄果柑。”果园负责人叶兴文说,当时,他了解到黄果柑能有效弥补春季柑橘市场空缺,同时能得到政策支持,所以决定回乡建立果园,成立绿鑫黄果柑专业合作社。
在乡、村两级“党建+产业”的引领下,以及党员干部的帮助下,叶兴文的创业之路走得很顺利。目前,绿鑫黄果柑专业合作社种植面积达150亩,“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每年带动周边农民就业80余人,为村集体增收1万元,为村民增收10万元左右。2023年,合作社的黄果柑产量预计达14万斤,经济收入40万元左右。
“我准备扩大种植规模,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带着桠溪村的群众一起发展,让这些‘黄果子’真正变成带领村民致富的‘金元宝’”。叶兴文说。
黑土地种出“金宝贝”。2022年11月的一天,永胜乡顺河村4组的田地里,衣着朴素的何明丽熟练地挥动着锄头。近年来,从一名“城里人”转变为永胜乡优秀农村家庭能人、顺河村专干。这一切,都是因为这里的黑土地种出了“金宝贝”。
何明丽在外漂泊10余年,2019年怀着对故乡的眷恋与热爱,决定返乡创业。回村后,她掏出30余万元积蓄,开展林下白芨、黄精试种。
据悉,黄精和白芨都是永胜乡本土野生中药材,药用价值较高,市场行情较好。但是,此前顺河村很多人都因缺乏种植技术,没有发展起该产业。
何明丽认真总结了前人失败的教训,结合当地气候和土地特性不断尝试,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让黄精和白芨的品质及产量不断提高。同时,她以低成本价提供种苗,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打造产业联盟。
何明丽的目标远不止于此。她说:“永胜乡风景优美,这里的腊肉也是一绝。我现在借助微信、抖音等搭建了推广平台,业务涵盖旅游及腊肉、中药材售卖等。我要努力把这些处于‘深闺’中的优质产品带出去,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
悬崖村摇曳“金叶子”。余其江出生于永和镇胜利村,1995年高中毕业后在外闯荡10余载。一次春节回家,他发现很多老人前往胜利村的深山里摘茶。出于好奇,余其江也跟着上了山。
“茶树大多都生长在山顶和悬崖峭壁上,采摘起来非常不便。我想着这么好的东西,只在深山生长,实在是可惜了,决定试着把这些茶树移种到自己的地里。”余其江说。
从此,余其江弃了外出务工的念头,专心致志在老家从事老鹰茶种植。2016年,他成立了金口河区大峡谷老鹰茶种植专业合作社,并加入农村家庭能人培养计划,经常外出实地学习考察。两年后,余其江的老鹰茶基地面积扩大到2000余亩,年产干茶40多吨,产值500余万元。
后来,在胜利村党支部的协调帮助下,余其江又先后注册了“峡谷第一村”和“云端遗民”等商标,成立了金口河区老鹰茶行业协会,成功申报老鹰茶团体标准和老鹰茶英文及字母商标。如今,在余其江和老鹰茶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胜利村种茶老百姓年人均增收达1万余元。(金口河区委组织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