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现代化。近年来,乐山市沙湾区立足实际农情,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为抓手,着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探索实践“强村富民”路径,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沙湾打下坚实基础。
构建村级队伍,注入乡村振兴动力。召集组建“头雁”,将全区92个村(社区)472名“两委”班子成员纳入“雁阵”系统,探索村级队伍管理模式,结合全区党建巡诊问题反馈,通过大数据平台分析研判班子结构、运行效能,定期公布村级队伍建设情况,推动村级队伍管理高效化精细化。持续实施“头雁提能”,补助60万元支持村组干部学历、素质双提升,分批到省市高校深造锻造,实现村级党组织书记大专及以上学历达100%,将基层组织力延伸到乡村振兴一线。
打造人才队伍,增强乡村振兴引力。联合国家专家人才,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省农科院、乐山师院、乐山职院等高校院所20名博士专家,创立川佛手、柔毛淫羊藿等4个“产业博士工作站”,分类推进药、茶、林、果产业建设,助力建设全国最大川佛手产量区、西南最大柔毛淫羊藿种植区。实施“智汇沙湾”人才专项计划,出台人才回乡“十条措施”,坚持回引优秀人才回村发展,构建“5+3+3”人才支撑体系,打造“沫若智库”,持续推动人才流向乡村振兴一线。
统筹联盟队伍,激发乡村振兴潜力。以农业产业园区为引领,组建省级集体经济扶持村“20强联盟”,统筹协调14个“后援团”部门,统一注册地域商标,推动同业共建、政策惠建、平台联建、龙头带建,形成抱团发展的叠加效应,扶持村年均收入突破40万元。深耕县域金融,强化联盟队伍建设,通过组织共建、选派金融委员、信贷支持等方式,累计向92个村(社区)授信5500余万元,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园区建设,全力推进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刘显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