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乐山市沙湾区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以加强村“两委”干部、驻村干部、普通党员、家庭能人四支队伍建设为突破口,不断搭建平台、创新载体、优化环境,着力构建村干部(含驻村干部)带领实干、驻村工作真正在干、普通党员埋头苦干、家庭能人昂首巧干的组织振兴格局。
培优“两委”干部队伍。在巩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成果上持续发力,加强村“两委”班子队伍建设。认真实施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行动计划,紧扣推进乡村振兴,建强城乡基层治理体系,促进基层建设、夯实基层基础需要,对“两委”干部进行点对点培优,一对一培养。选优配强农村党组织班子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实施“头雁培训计划”,举办全区村(社区)、“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培训班、村级后备干部培训示范班,培训基层党组织书记、村级后备干部284人,为村“两委”及村后备干部“充电”。同时加大优秀村干部培养使用力度,积极选树优秀村支书,探索推进农村基层党建“一镇一品,一村一特”计划,积极打造一批基层党建样板,采取实地观摩、经验交流、擂台比拼等方式,营造比学赶超共同进步的浓厚氛围。
选好驻村工作队伍。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选派92支100人工作队开展驻村工作,全面助推乡村振兴任务落实。建立常态化督导机制,并严格落实《沙湾区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区委组织部不定期下村走访调研,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八个推动”,推动驻村工作队以村为家,吃住在村,服务为村,振兴乡村。同时充分发挥好选派单位资源优势,积极督促选派单位履行帮扶责任,加强对选派驻村干部的跟踪指导和保障支持,按照“五个一”“四个一”工作要求落实帮扶(联系)责任,做到选派单位与选派驻村干部责任捆绑、项目捆绑、资金捆绑,切实为工作队所驻村解决实际困难,确保驻村工作队干部无后顾之忧。
建强普通党员队伍。实施党员先锋模范工程,推行党员联户承包、一网治理、村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等做法,引导广大党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冲锋在前、示范在先。创新实施“红色存折”党员积分管理办法,坚持“分类实施、量化考核、融入日常、强化运用”的原则,加强党员积分化管理,引导党员认真履行义务、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用党员的“积分指数”换群众的“幸福指数”。开展“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行动,增强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全区92个村(社区)组建党员志愿服务突击队,融入疫情防控、森林防火、防汛救灾、防汛抗旱一线,创造了全面放开前汝城疫情“零输入”、抗洪救灾“零伤亡”的成绩。
育强“家庭能人”队伍。印发《沙湾区“沫若故里·农村家庭能人”培养计划实施方案》,要求各镇(街道)和部门把实施“沫若故里·农村家庭能人”计划作为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党(工)委主要负责人要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部署安排,充分发挥和调动镇(街道)和村积极性。组建“沫若故里·农村家庭能人”培养“能人帮”专家服务团,优选一批发展早、发展好、有发展前景的致富能手,通过“1+1”“1+N”的结对帮带形式,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劳务经纪人”“乡村匠人”“农产品经纪人”,为乡村振兴注入本土人才动能。用好用活沙湾乡村振兴学院、基层党校等平台,培训农村实用能人35批次3500人次。依托太平佛手柑现代农业园区、蜀景园农业龙头企业和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等,打造“农村家庭能人”实训基地12个。(王官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