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乐山井研:抓实驻村帮扶 推进乡村振兴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3-02-14 11:01:01 编辑:王卫东 点击:
近年来,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坚持党建引领,突出目标、问题和结果导向,从“小”处着手严格落实“四项职责”,紧盯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创新探索驻村工作方法和路径,以实实在在的帮扶成效向“深”处推进乡村振兴。2021年,井研县成功创建省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
建强村党组织
抓班子提能。建立“第一议题”制度,驻村工作队联动帮扶单位、县委党校和镇党委组建“讲师团”,累计开展理论宣讲300余场次,提升理论素养。实行“1+1”结对机制,指导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干部结成“互帮对子”141对,围绕党务工作、矛盾纠纷调解、电脑操作等实用业务开展“补短式”学习交流,促进双向提能。实行“双培”计划,协助村党组织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84名,储备村级后备干部17名,增强班子发展后劲。
抓阵地提升。按照“功能整合、一室多用、面积适中”原则,重新调整优化村级阵地办公布局和功能分区,利用帮扶资金采购办公设备(器材)170余件,新开设11个办事服务窗口,着力将村级阵地打造成党员活动中心、村民议事中心、教育培训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增强村级阵地联系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软实力”。
抓党员提效。组织开展“五星”党员评选,设立党员先锋示范岗103个,评选“五星”党员14名。开展“开门践诺”活动,第一书记和村党组织书记带头承诺践诺,带动党员做出公开承诺,落实具体事项600余件。实施无职党员“红岗”计划,引导300余名农村无职党员参与村级事务,调解矛盾纠纷1800余起,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帮群众办实事好事4000余件。
发展集体经济
聚人气。深化优秀农民工定向回引培养工程,吸引75名人才返乡创业,领办产业项目97个,新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5个。开展农村家庭能人培育,组织村民、业主参加稻渔生态种养技术等农业实用技术培训60场次、2600人次,带领代表到市内县外6个先进村学习经验,培育农村家庭能人8100余名,打造“带不走”的工作队。
聚财气。利用闲置土地、建筑的资源优势,积极争取资金900万元,累计流转2000余亩土地打造三江镇花树湾、千佛镇瓦子坝、周坡镇三产融合产业园区,有效盘活闲置村小、掉边土地等固定资产,储备生成种养、农旅等项目10余个,在带动地方产业发展的同时,实现集体经济同比增收超过200余万元。
聚名气。指导驻村工作队依托抖音、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广泛宣传人文、风光、美食,成功举办荷花文化节、插秧节、水果采摘节等集体经济活动,吸引10万余名游客,带动周边农户增收230余万元,探索实行“农文旅”融合的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模式,成功乐山新晋网红打卡地5个。
抓实基层治理
开展差异化积分。积极推行村民文明诚信积分制管理,驻村工作队联合镇村干部遍访全村群众,广泛征求意见,建立差异化积分清单,开展“洁美庭院”“致富标兵”等评比300余次,评选示范户1570户。建立积分“红黑榜”,成立红色公益积金,开设红色超市5个,兑换积分物资74万元,有效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定制个性化服务。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办事不出村”试点,完成56项权限下放,清单式公布直办事项20项、代办事项36项。联合村“两委”干部,实行“工作日”坐班解决直办诉求,“逢单”下组解决代办诉求,个性化服务群众9000余人次,推动“办事不出村、最多跑一次”。
实现大众化参与。创新“村规民约三字经”“快板说公约”等形式,动员村民代表380人,建立乡村治理观察员、环境卫生监督员、社情民意收集员三支队伍,收集上报问题线索790余条,及时核实解决710个,促进乡村治理问题及时有效化解,调动村民主动参与乡村治理积极性,打造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李季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