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乐山井研:“131”工作法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3-02-03 16:52:21 编辑:王卫东 点击:
四川乐山井研县委组织部、研经镇党委以组织系统“十大行动”为抓手,按照“一核三治一平台”工作思路,深入开展乡村治理,逐步构建起基层治理新格局。该村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打造一个核心
通过选优配强队伍、建设活动阵地、发展集体经济,树牢村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向心力。
一是选优配强干部队伍。实施高质量换届行动,选优配强干部队伍,将政治素质高、文化学历高、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等高素质人员充实到村组干部队伍,促使村组干部结构得到优化,实现“一降一升”目标。调整改革后,新的村“两委”班子平均年龄较调整改革前下降3岁,村组干部平均文化水平较合村并组前提高一个档次。
二是建强用好活动阵地。坚持“支部主导、长远规划、分步实施”,广泛收集党员和群众对活动阵地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并用好村集体经济收益和上级资金,每年建设1—2个精品阵地,陆续建成“党群活动中心”“支部产业示范园”“国学客栈”“红色电商驿站”4个活动阵地,确保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活动有载体、有阵地。
三是做大做强集体经济。坚持在党支部的领导下,成立王家沟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科学整合利用闲置村集体资产、资源,让3100名“村民”变“社员”;激励村党支部书记担起项目规划、资金争取、土地流转的“牵头人”,带领全村党员和群众有偿投工投劳,分别建成优质李子种植园300亩、柑橘种植园50亩,实现村集体经济年收益17余万元,村民人均集体经济收入达56元。
用好三种方式
坚持“法治、自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方式,逐步形成“点、线、面”工作格局。
一是用“法治”解好疑难点。切实推进依法治理,建成王家沟村法律援助点,聘请1名法律顾问免费提供法律服务,制作并发放1000余份司法服务连心卡,为村民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00余人次;切实推进一站式多元化解、一站式诉讼服务,妥善处理司法案件,有效化解邻里纠纷80余件。
二是用“自治”定好方向线。建制调整改革后,为更好地促进两村村民融合,规范村民管理,村“两委”在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完善的基础上,制定王家沟村规民约“三字经”,对违反村规民约的人或事,每月进行“提醒式广播”。筹建“红色议事堂”,整合集体经济、社会捐赠资金,成立红色公益基金,通过“坝坝会”“户长会”等共同讨论决定资金使用,解决村内疑难杂症,实现村民有效自治。
三是用“德治”管好社会面。每年开展“四季四评”活动(即春季评“洁美庭院”,夏季评“致富能手”,秋季评“脱贫标兵”,冬季评“年度家庭”),每户村民可通过培育良好家风、参加公益活动、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等5大类69个评分项目,获得积分奖励;村“两委”建立家庭积分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并将部分集体经济收益、社会捐赠资金作为“四季四评”和村民积分管理的奖励金,村民可将年度获得积分直接兑换成现金使用。
建成一个平台
坚持互联网思维,与电信公司合作,整合“雪亮工程”监控系统、网格化管理系统、“四季四评”村民积分制记分系统,建成王家沟村积分制管理工作平台,信息化宣传和管理村级事务,有效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
一是开通“云喇叭”。开发“云喇叭”智能通知系统,通过山头广播、村民智能机APP、功能机自动拨号,让村“两委”日常信息、政策法规全覆盖推送至每户,让村“两委”声音及时传递到每家每户,实现信息即时无缝对接。
二是安装“千里眼”。联合电信公司为全村电信宽带用户免费安装监控设备,并在村内各产业基地、园区和交通节点安装摄像头,接入管理平台,拓宽天网监控的广度和精度,有效震慑违法犯罪分子,实现村级治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三是用好新媒体。党支部书记不定期制作王家沟村党员志愿服务、政策知识解读、家乡村貌变化等微视频,通过抖音、微信、“蒲亭新颜”电信IPTV等新媒体适时推送外出人员,及时宣传党的新政策,让外出群众一目了然家乡新变化,有效提升在外群众参与村级事务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熊秀红 徐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