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犍为县着眼提高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持续推动组织体系向末梢延伸、治理力量向末梢下沉、保障体系在末梢筑牢。
调整优化基础单元。整合政法、综合执法、民政等专项网格,将县城区原有的75个治理网格调整优化至100个,同步建立网格党支部(党小组),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实现“多网合一、一网运行”。积极推行网格党组织书记、网格长“一肩挑”,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整合“邻里能人”、党员志愿者等力量,形成“1+1+N”的治理队伍,进一步拓展政策法规宣传、矛盾纠纷化解、安全隐患排查、特殊群体关爱帮扶等服务。
选优配强治理力量。着力社区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细化社区干部任职条件,选优配强社区“两委”班子188人,招聘社区专职工作者84人,将年纪轻、学历高的干部推选为社区治理专干。建立常态化联系社区机制,推动37名县领导、58个县级部门、2000余名机关企事业干部全覆盖包联社区,“组团”式开展服务,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采取“单建+联建”的形式,成立小区党支部35个,将社区工作者、“邻里能人”中的优秀党员推选担任“邻里书记”,进一步深化“领头雁”作用。
着力提供要素保障。扎实推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三年攻坚”专项行动,盘活国有资产2200㎡,按照“三去两变一统”标准对5个社区阵地实施亲民化改造。打造6个小区“邻里驿家”“家门口服务站”,为小区居民提供议事休闲阵地。建立社区干部“基本报酬+绩效考核+配套保障+激励奖励”四级报酬待遇体系,2022年社区干部待遇增幅达到230%,健全职业化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打通晋升通道,形成“后备干部-常职干部-党组织书记-科级干部”成长链条,激发干事创业热情。通过兴办社区企业、整合闲置资产出租等方式,发展“犍嬢嬢便民小厨房”“社区集体超市”等实体集体经济载体,全县有集体经济收入的社区占比达92.8%,实现集体经济稳步增收并推动惠民利民构筑反哺格局。(周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