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口河区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建强基层干部队伍,发挥农村战斗堡垒作用,统筹兼顾,深化为民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把握“三个方向”,全面加强政治建设
一是突出政治理论,精耕“责任田”。围绕中央、省委、市委全会精神专题召开常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10余次,举办干部大讲堂40余期,确保各项决策部署入脑入心,落地落实。
二是深化学习教育,筑牢“基础桩”。通过东西部协作、省内对口帮扶等互派挂职,岗位练兵,集中培训等方式,就财务管理、文字写作、产业发展等开展乡村干部全覆盖培训10余期400余人次,全面提升乡村干部素能。
三是落实为民办事,服务“暖人心”。结合党员“双报到”,为民办实事活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500余条,梳理各类问题100余个,化解矛盾纠纷50余起。
突出“三个重点”,持续夯实基层基础
一是“三个到位”完成换届“回头看”。严格按照程序步骤、用人标准、纪律要求“三个到位”,对换届后村级领导班子开展“回头看”,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推动村级组织真抓实干。
二是“四个强化”按下乡村振兴“加速键”。以强化力量、基础建设、产业发展、项目投资为抓手,擦亮“五金”品牌,争取衔接资金9900余万元,发展项目105个,创建省、市、区级园区8个,实现农民增收新业态。
三是“三个结合”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形势”。统筹疫情防控、安全生产、民生实事三个结合,解决疑难问题900余个,满意率达100%,全年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有效维护全区社会稳定大局。
答好“三个问卷”,筑牢筑强战斗堡垒
一是答好组织建设“问卷”。创新“流金溢彩”铁道兵党建品牌,开展“金榜题名”党建品牌培育,打造一乡镇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为党建引领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二是答好乡村振兴“问卷”。结合资源禀赋,实施“一村一品”“强村带弱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村村有特色主导产业,户户有稳定增收渠道。
三是答好基层治理“问卷”。深入推进农村“五治”融合,建立以村党支部为核心,多方协同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德古”“五老”等群体作用,发挥新时代“枫桥经验”,树立文明乡风,实现农村风清、气正、人和。(金口河区委组织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