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口河区地处小凉山彝区,脱贫攻坚成效后评估考核连续6年为“好”,正全力创建小凉山彝区乡村振兴示范区。金口河区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契机,用好用活各类协作资金、政策,聚焦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领域全面发力,携手谱写东西部协作助力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立足特色产业,中药材助力群众增收
以‘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新建成6000亩的中药材产业园区。目前,全区种植面积约5.4万亩,年产值2亿余元,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突破2万元,中药材产业已成为金口河的主导产业之一。在建强基地的同时,园区通过引导群众积极学习借鉴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对中药材产业进行跟踪管护,推动全区产业布局从零星分布向聚集化、园区化、规模化、效益化、品质化发展,使金口河中药材产业“钱景”可期。
补齐发展短板,千年农村绽放“新颜值”
在东西协作的带动下,根据区域特点和自然条件,多元化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统筹利用东西部协作等各类资金1500余万元,针对脱贫群众存在的短板问题和现实需求,逐户编制“一户一策”巩固提升计划;修路建房、通水改电、广场路灯、电子商务、医疗卫生、技能培训、特色产业……随着一项项惠民措施的落实,全区各村厚植产业优势、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动乡村全面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宏伟画卷跃然眼前。
厚植发展底蕴,构建乡村发展“新格局”
金口河借鉴上虞成功经验和做法,采取“景村互动、产业联营、农旅融合”的“园区+”模式,促进乡村建设大提升,发展农家乐200余家,培育各类乡土人才66人,开展劳动技能人才专项培训2000余人次,通过“美家园、立家规、正家风、理家财、拉家常、议家事、亮家底、保家安、帮家人、当家人”十大措施,运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便民服务设施,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七支队伍”的力量,进一步激活乡村治理新动能,凝聚起向上、向善力量,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金口河区委组织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