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近年来,金口河区锚定“搭建体系、构建运行机制、激活服务成效”工作思路,系统谋划、协同推进、合力攻坚,全域推动基层党建同基层治理相融互促,切实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
党建引领,搭建“红色矩阵”治理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坚强有力的组织体系是打通基层治理的基础。一是凝聚“红色细胞”。抓住金口河区迈入“双高”时代历史机遇,紧扣“铁军铸魂”工程,以“走出去+引进来”方式,深度挖掘成昆铁路建设、三线建设、乐西抗战公路建设等红色资源,打造金口河专属印记的特色精品课程2个,轮训各级党员干部11期2000人次。二是筑牢“红色堡垒”。不断深化“五星三强”评先定级,持续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有力实施农村、社区、机关、国企等7大领域的党建提质增效行动,督导并整改问题35个。三是塑好“红色品牌”。创新开展“金榜题名”优秀党建品牌培育,全力打造“税约·青春”“瓦山下的堡垒”等特色机关党建品牌,从的莫鸽鸽、拉吉时不等党员先进事迹中汲取奋进力量,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精准发力,建立“权责明晰”治理机制。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坚持谋定而动、高效推进,着力在治理全方位精准发力。一是健全“四位一体”领导机制。紧扣“建设四川彝区乡村振兴示范区”目标定位,构建“区委高位统揽,治理委员会统筹协调,26个县级职能部门督促落实,各级党组织上下联动”的“四位一体”领导机制。二是实行“三张清单”推进机制。紧扣重点任务推进、示范点位建设,建立任务、责任、问题“三张清单”,明晰责任主体,明确完成时限,定期调度研判,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治理责任,推动重点任务落地落实。三是明确“多维考评”考核机制。紧扣抓党建、强治理工作导向,明确“三考核三挂钩”激励约束机制,将基层治理工作纳入目标绩效考核、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和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强化结果运用,以“正向激励、反向约束”方式助推基层治理工作终端见效。
纾困解难,激活“一心为民”神经末梢。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党员干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一切工作。一是升级服务品质。以亲民化为原则,升级改造5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搭建图书室、书画室等共享空间,让资源开放共享。整合城乡接合部地区闲置空间8处,新规划停车位50余个,新增儿童游乐场、微型体育场2个。二是聚焦重点人群。依托“三点一站”“双报到”活动,为下岗职工、失能孤寡老人、新业态群体提供“红色”上门服务31项,提供蔬菜肉类、药品代买代办等“8小时外”延时服务。三是凝聚共治合力。规划搭建户外劳动者“暖心驿站”5个,引入专业社工机构、群众兴趣社团20个,为居民提供养老助残、科普休闲等服务,进一步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王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