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阳光微露,万源市长坝镇董家梁村脱贫户张中华就早早起床,走进养殖场,清理粪便、冲洗、消毒、喂食,开始了忙碌的新的一天。
冲洗圈舍 马发海摄
张中华家的5间猪舍,散落在家中新修的三层小楼周围。刚开始的时候,他也没有想到自家的猪会越养越多,猪舍建了一间又建一间。
从被识别为贫困户心头满载贫穷焦虑,到家庭资产超过百万脸上洋溢幸福笑脸……时至今日,张中华已是董家梁村家喻户晓的致富标杆,成为全村甚至全镇学习的榜样。
不等不靠 半年“摘帽”开启新生活
“不是万不得已,哪个愿意当贫困户哦。”这是张中华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2014年6月,43岁的张中华无奈地被识别为精准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户的帽子虽能带来不少优惠政策,但他发自内心不愿戴这顶“帽子”,从此感觉矮人一头。
那时张中华的父亲刚去世不久,老人生前治病不仅掏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找亲戚朋友借了一笔外债。加之母亲长期患病,日常的药费、检查费等虽然不多却没有尽头。儿子又还在读书,每月的开支也不少。虽然贫困户的帽子戴着不舒服,但在现实面前张中华不得不暂时低了头。
不过,到了2014年年底,靠着那年庄稼丰收,家中的情况稍稍有了起色,张中华就趁着村上要划定一批脱贫户的时机,主动找到村上要求“摘帽”,成了村里首批摘帽的乡亲之一。“最难的时候缓过来了,我完全可以自力更生。”张中华说。
也就是在申请“摘帽”的那两个月,张中华找亲戚朋友借了2万元钱,在镇、村的帮助下,和妻子赵贤秀搞起了生猪养殖,一上来就养了五六十头。等到第二年把猪卖出去,他不仅还掉了欠债,还赚了2万多元。
此后的两三年,张中华的生猪养殖一直维持在这个规模,每年都能稳定收入好几万元。为了提高自己的养殖技术,每年镇上组织养殖培训班他都会去。“免费的培训班不仅按天补贴50元差旅费,还让我们把养殖的困惑解了、技术学了,这样的好事真是没想到!”张中华说。
踏实肯干 百头“金猪”拱开致富门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不脱政策,张中华这些已经摘帽的脱贫户仍然可以享受各项政策保障。依靠着政策福利和自身勤奋,张中华一家的日子继续大踏步向前走着。
2017年,张中华的生猪养殖第一次扩大规模,一下扩大到了200多头,不仅住满了原本的圈舍,新修的圈舍也挤了个满满当当。200多头生猪出栏后,为张中华带来了约10万元的纯利润。再加上2018年相关部门还针对脱贫养殖户出台了专项扶持措施,张中华拿到了1万多元的补助。
2019年,张中华又申请了5万元的无息贷款,用以继续扩大养殖场规模。虽然接下来爆发了非洲猪瘟,但极为幸运的是,张中华的养殖场基本没有受到影响。趁着这个风口,他接连两年都赚了个盆满钵满。出栏生猪不仅供应本地市场,最远还卖到了成都等地。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张中华推倒了家中的一间老屋,在原址上起了一座三层小楼。同时还把另一间老屋进行了改造,重新修缮了屋顶。新家有200多平方米,建房连带装修花了30多万元,一共有6个房间,全家4口一人住一间都还有剩余。
由于猪肉市场波动,张中华的养殖场去年亏了30万元。与2014年最大的不同是,那时遭遇一点小风小浪就仿佛要把这个家打翻,而现在张中华无比坚信,亏掉的30万元他一定会再赚回来。“国家支持勤奋的人,只要踏实肯干,日子一定会变好。”张中华说。
驰而不息 满腔热血情洒振兴路
如今的大巴山上,像张中华这样靠勤劳双手摆脱贫困的人比比皆是。他们过去是脱贫攻坚的帮扶对象,现在则是乡村振兴的推动者。
养殖场的经营已经稳定,儿子张韬也在上海找到了稳定的工作,按理说张中华夫妇完全可以适当享受一下生活,但夫妻俩根本闲不下来。
为稻田喷洒杀虫剂 马发海摄
今年,张中华夫妻俩种了8亩玉米、5亩水稻、2亩油菜,全靠他们两人操持。到了农忙的时候,他们凌晨三四点就要起床忙活,赶在日上三竿前多抢收一些庄稼,然后带到乡镇上售卖。张中华同时担任着村里护林员一职,每天要花3个小时骑摩托车巡山看护三四千亩林区。往年即便是农闲的时候,张中华还会跑遍十里八乡,收购其他养殖户的生猪,然后转卖给下游收购商,挣一笔辛苦钱。
张中华夫妻俩的勤奋得到了全村人的一致认可。提到他们一家,董家梁村党支部书记李和平说:“他们夫妻两个都勤劳肯干,是我们村当之无愧的致富榜样。”
“脱贫之后可不能松劲,咱正朝着乡村振兴奋力奔跑呢!”生猪养殖成功的喜悦,给了张中华更多的动力和信心,逐渐富起来的张中华也不忘带领父老乡亲们增收致富,不但无偿提供饲料喂养、疾病防治等技术咨询和养殖书籍,还无条件地帮助养殖户解决在饲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带动当地20余户脱贫户实现脱贫致富。“一家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张中华笑着说。
张中华与母亲、妻子合影 马发海摄
张中华只是万源市自主创业致富带头人的其中一员。近年来,万源市积极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致力于培养乡土人才、致富带头能人、乡村能人巧匠等人才,带动乡村剩余劳动力家门口创业就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马发海 冯津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