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长江之水,莽莽巴渝大地,四川盆地东部的巴山渝水之间,孕育出了与古蜀文明交相辉映的古代巴国文明,曾被称为“宕渠城”的城坝遗址是古代巴国最后的遗存。近二十年来,考古学家们默默无闻地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工作,远古巴国的历史图景日渐清晰,巴文化的神秘面纱逐步揭开。
城坝遗址航拍图
渠县城坝遗址是目前川东地区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历时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汉晋城址,遗址位于四川达州市渠县土溪镇城坝村的渠江左岸,遗址总面积560万平方米,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呈依山傍水之势。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城坝遗址考古队队长陈卫东介绍,秦统一六国后,曾在此设置“宕渠道”,管理当地的族群“賨人”。西汉初年,因賨人助汉高祖刘邦平定三秦有功,而被赦免赋税,将宕渠由“道”改为“县”。东汉中晚期,宕渠县的车骑将军冯绲增修该城,又叫“车骑城”。东晋时期,随着李雄、李寿建立“成汉”政权,特别是“李寿乱后,地为诸獠所侵,郡县悉废”,“宕渠城”的光芒逐渐褪去。
2023年5月,陈卫东在城坝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观察出土陶片
据了解,城坝遗址的考古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地村民在挖土烧砖时,发现了大量的青铜器。2014年起,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相关单位对四川渠县城坝遗址开展考古发掘工作,今年已是考古队入驻城坝遗址的第十年,先后在这里发现了墓葬、冶炼遗存、城墙、粮仓、道路等,出土了典型巴文化风格青铜器、大量重要的竹木简牍等。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城址区内出土大量的“宕渠”文字瓦当,实证此地确为史料中记载的“宕渠城”。
城坝遗址出土“宕渠”文字瓦当
“‘宕渠城’城址兴废历经800余年,是巴文化融入中华文化的重要阶段。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城址发展演变的研究典范,也是见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进程的典型城址代表。”陈卫东说。
近年来,我国考古学的学科体系逐渐完善,城坝遗址的考古工作也在不断发生着转变。四川省文物考古院城坝遗址考古队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依托城坝遗址的考古发现及出土资料,开展了体质人类学、动植物考古与生业形态、冶金考古、金属文物修复与保护、巴蜀符号、出土瓦当与建筑构建等多个专项课题的研究,并取得系列重要成果。
其中,与山东大学的合作解读了城坝遗址的古环境及生业形态,发现形成了以粟为主、旱稻混作的农业种植模式,印证了《华阳国志》中“川崖惟平,其稼多黍”的记载,古代巴人长期生活在巴山渝水的高山和丘陵谷坝之中,自古以采集、渔猎和原始的农业生产为主。
与四川大学联合开展的冶炼区的考古发掘研究,突破了此前对城坝遗址功能分区的认识。鼓风管、炼渣、锻片、铁器及锻炉的发现,实证了文献中“宕渠有铁”“宕渠有铁官”的记载,从铁器生产的角度印证了西南边疆族群在汉晋时期融入华夏体系的发展历程。
城坝遗址城址区保护大棚
随着考古发掘研究的深入,城坝遗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06年,城坝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10月,城坝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国家大遗址,2018年,渠县城坝遗址的考古发掘荣获中国考古学会田野考古一等奖。2022年12月,渠县城坝考古遗址公园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陈卫东介绍,目前城坝遗址考古队有计划地在遗址上开展社教活动,为当地村民、中小学生等讲述城坝遗址的“前世今生”。当地也正积极推进城坝遗址博物馆及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计划以多种形式展示城坝遗址的考古成果,将考古遗址、博物馆、大地景观、生态农业等有机融合在一起,打造汉代的“世外桃源”,为公众还原“宕渠城”的原貌。
“我们将继续在城坝遗址深入开展工作,让更多考古成果与公众共享,并不断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坚定文化自信。”陈卫东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