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泸州江运船厂建造的又一艘散货船——“欣航999”顺利试航。这是今年泸州造船舶试航的第21艘,泸州船舶制造业焕新而生,航运事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态势。
严检验保障高质量发展
“欣航999”总长105.6米,型宽16.26米,型深6.2米,吃水5.54米,载重量7410吨。该船舶于8月10日下水,江运船厂随即对其进行了倾斜、系泊试验,泸州市航务管理局船舶检验师则对船体结构、轮机设备、舾装设备、消防设备、救生设备、航行无线电设备以及防污染设备等方面进行了检验,确定全部合格后方才进入试航阶段。
据了解,2023年截至目前,泸州江运船厂交付船舶3艘,完成工业总产值3600万元;泸州神臂城船舶制造有限公司交付船舶9艘,完成工业总产值4500万元;四川布雷斯韦尔游艇有限责任公司交付船舶9艘,完成工业总产值550万元。
“我们5名验船师共同承担全市一年超过五百次的船舶检验量,责任大、任务重。近年来,随着环保力度的加大,新能源船舶受到越来越多航运企业的青睐,为了更好的对此类以往少见船型进行检验,推动泸州船舶检验高质量发展,我们验船师也在与时俱进的学习。”泸州市航务管理局胡兴伟介绍道。
“绿动能”引领造船业升级
四川布雷斯韦尔游艇有限责任公司内,14艘公务船和2新能源船舶一字排开整齐地摆放在车间里,生产线开足马力,设备高速运转,工人们有的在加工船体、有的在精密测量,叮叮的锤打声、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我们的新能源客船核心是安全、环保以及舒适性,稳性恒准数提高了50%,安全系数提升了50%,环境污染物特别是噪音污染降低90%以上,碳排放降低100%。我们不仅要在船舶尺度、载重量上实现标准化,还要在船舶的减排实现标准化,实现真正的绿色航运。”四川布雷斯韦尔游艇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目前,泸州的船企已中标了5艘全省标准平安渡运客船,其中3艘20客位的客船已经建成交付,2艘30客位的客船正在建造当中。近年来,泸州开展关键技术领域研究与运用,实现船舶工业从传统制造走向智能制造。同时,泸州造船企业还不断推进智能化单元、智能化生产线、智能车间建设,瞄准市场新需求,发力LNG柴油双燃料散货船、新能源船等。
创新引领大踏步布局未来
近年来,泸州市充分挖掘内河航运资源,加快发展新能源船舶制造产业,优化工艺革新技术,引领四川省的大型货运船舶步入环保节能时代,推动港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泸州坚持推动船舶工业建立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生产管理体系,延伸拓展船舶修造、港航金融、货物贸易等配套业务,并依托5G智慧港口建设,不断探索与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合作模式,推进前沿技术与行业发展深度融合,促进水上运输提效能、扩功能、增动能,加快培育现代航运综合服务体系。
泸州船舶产业通过完善船舶配套产业链,打造构成要素齐全、产业规模领先、产业链条完整、产业分布集中的船舶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泸州市交通运输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