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石棉:建好生态廊道 大熊猫也可以“串门”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3-11-16 11:02:49 编辑:易琼华 点击:
镜头下的大熊猫

大熊猫国家公园石棉片区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植物种类繁多,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是全国首个“大熊猫野化培训放归基地”。

为了保护好小相岭山系的大熊猫种群及同域物种的生存和延续,近些年来,大熊猫国家公园石棉片区大力推进拖乌山大熊猫关键生态廊道建设,从巡护监测、生境恢复和保育等方面,开展科研监测、栖息地植被恢复等工作,目前已取得良好成效。下面跟随笔者镜头,一起去看看。

镜头下的豹猫
国道108拖乌山段及沿线人为活动是阻碍小相岭山系公益海和石灰窑两个局域种群交流的主要因素,因此,生态廊道的建设势在必行。
据了解,生态廊道也称生物廊道,是指在生态环境中呈线性或带状布局、能够沟通连接空间分布上较为孤立和分散的生态单元的生态系统空间类型,能够满足物种的扩散、迁移和交换。笔者在拖乌山垭口看到,廊道内栖息地外的斑块正在进行生境重建、生境恢复措施。

镜头下的红腹角雉 
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股股长何流洋告诉笔者,因为人类活动导致了大熊猫的种群隔离,所以他们在保护区种植了原生树种和大熊猫的可食竹为大熊猫提供食物来源,还在保护区设立了禁牧标识,通过生态廊道建设让大熊猫种群交流机会增加了。
据了解,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已投入200余万元,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在李子沟、孟获城以及拖乌山垭口恢复大熊猫栖息地1400余亩,并在恢复区域设置监测样方8个、监控探头2个、红外相机30台,用于监测栖息地恢复成效及野生动物对廊道的利用情况。
待小相岭山系面积1400余亩的生态廊道建设项目建设完成后,不仅有利于构建区域山水林田湖草完整生态系统,还能让公益海和石灰窑两个局域种群的大熊猫交往更加频繁,从而减少由于数量少而“近亲繁殖”的可能。(石棉县融媒体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