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县地处雅安、凉山、甘孜三市(州)交汇地带,是内地通往云南、西藏的重要通道,素有“民族走廊”之称,拥有多种民俗风情;石棉县也因“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声名远播,拥有厚重的红色文化。目前,以“红军长征强渡大渡河”系列遗址为源头的红色遗址有68处。
近年来,石棉县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中华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结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将地方特色民俗文化和丰富的红色资源深度融合,在走好新长征路上,向社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红色文化+民族团结”的统战文化答卷。
以传承保护为出发点,建好“红色+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建设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川矿记忆陈列馆等“四馆一承”文化传承体系,先后实施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重新陈列布展及附属工程项目、红军强渡大渡河遗址景观工程,充分展示中央红军长征在大渡河畔团结带领各民族不畏艰险、奋勇拼搏、胜利强渡大渡河的铁血征程,植入当地少数民族拥军爱民的雕塑小品,增强民族团结进步的浓厚氛围。目前全县已建成2个国家级、10个省级、99个市级“统战文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和教育基地,2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成立文化研究会,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建成石棉县民俗文化体验馆及体验园,并纳入全县红色旅游线路,2023年以来,来石棉参与红色文化旅游人次达782.32万人次,全面推进红色文化与民俗文化的融合发展。
以教育题材为发力点,讲好“红色+民族团结”奋进故事。整合“红军强渡大渡河勇士精神”等红色文化资源,创作《勇士精神代代传》《魂系大渡河》等统战文艺精品,组织编写《红军长征强渡大渡河》《中央红军长征石棉丛书》等革命传统教育读书,并免费在全县党政机关、企业、学校发放达2万余册;开发《弘扬红军强渡大渡河勇士精神,不忘初心再长征》等统战文化讲座和《悲喜石棉场,关键在群众》等“微党课”;精品化打造《石魂》《环山鸡节歌》等民族特色大型音乐歌舞剧3个,出版发行《松林地土司志略》等民族书籍8本。
开展各族青少年主题交流、社会实践交流、志愿服务交流、“手拉手、结对子”帮扶交流以及冬令营、夏令营等红色研学活动,参与青少年6万余人次。组织党史专家、县委宣讲团、“启明心”宣讲团、“大渡河勇士”宣讲小分队等各类宣讲队伍,立足本地红色资源,结合少数民族同胞与红军守望相助的故事,在机关、企业、田间地头开展系列宣讲活动千余次,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飞入寻常百姓家,奠定统战文化发展基础。
以革命精神为提升点,创新“红色+民族团结”工作路径。引进高端民宿“桐去·108社”,配套开展户外拓展训练项目,打造了以工业遗址为主,融入民族特色风格的餐饮住宿和娱乐业态,让游客在品茶喝咖啡的同时,了解川矿工人的创业史以及革命精神,向社会展现石棉县统战文化深厚的人文情怀。
组建由藏、彝、汉等民族的退役军人为主体的大渡河勇士突击队320余人、大渡河勇士教导队10人、大渡河勇士校外辅导队10人,开展志愿服务122场次、军事训练42场次、国防教育12场次,提升队员及队伍的整体救援能力和水平,传承和发扬勇士精神,在“9·5”泸定地震灾害中,大渡河勇士突击队开展抢险救援事迹,被国家、省、市级相关媒体报道,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护航民族团结进步。(石棉县委宣传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