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大会现场
“我们都70岁了,都不知道还能动几年,这次有机会把我们这些石棉后代召集起来,共同追忆父辈的故事,了解他们怎样为新中国流血牺牲,怎样为石棉县的建设而流血流汗,怎样为矿山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是我这辈子最难忘的经历。”中国人民解放军62军石棉后代李新宾老人哽咽着说到。
近日,中国人民解放军62军石棉后代举办纪念父辈集体转业创建“西康省石棉矿”暨四川省石棉矿71周年庆典,百人齐聚石棉,讲述父辈故事,传承川矿精神。
纪念大会现场,身着统一服装的各代表团在铿锵有力的歌声中依次入场,齐声朗读继承父辈精神的誓言,讲述父辈集体转业开发矿业的光荣历程,参观川矿记忆陈列馆,回顾父辈艰苦奋斗的光荣历史,传承父辈“不怕牺牲,艰苦创业,顽强拼搏,奋力开拓”的川矿精神。
赵政康
传承先辈精神是对革命先辈的最好纪念,而将来自世界各地的200余名中国人民解放军62军石棉后代齐聚在一起的正是代代相传的川矿精神。定居德国的赵政康也专程回国参加这次庆典活动,他的父亲赵瑶台曾经带领部队集体转业开采石棉矿,如今再次回到父辈曾经奋斗过的热土,他也十分感慨:“不管走到世界哪一个角落,这都始终是我们的根,根是移不走的!”
一张老照片
在参观川矿记忆陈列馆时,一位老人在一张写着中共石棉矿委第一次政治工作会议全体同志留影的老照片中找到了自己的父亲,不禁红了眼眶,老人摘下帽子,面向照片深深鞠躬,深情的拭擦照片。
擦拭老照片
提及川矿,很多人都会想起曾经那段辉煌岁月,四川石棉矿建矿于1950年,是全国八大石棉矿之一,历经五十余载的生产和发展,累计利税14.3亿元,鼎盛时期向国外出口石棉占全国87.45%,石棉矿铸就了川矿人“不怕牺牲,艰苦创业,顽强拼搏,奋力开拓”的精神,在历经岁月的洗礼后,仍然熠熠闪耀着永不磨灭的精神光辉,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石棉人。
鞠躬
多年前,数千子弟兵脱下军装转业到石棉,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川矿精神,以军人素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石棉人。如今,石棉儿女也将革命先辈的军人素质继续传承下去,石棉县以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川矿记忆陈列馆为平台弘扬双拥历史传统,建成双拥社区、双拥步行街、双拥公园、双拥广场4个群众宣传教育基地,让川矿精神和双拥传统薪火相传。(石棉县融媒体中心 彭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