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德阳探索建立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常态化机制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3-07-31 14:53:12 编辑:陈欣 点击:
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要实现从事后救灾向事前预防转型,建立高效的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机制尤为重要。在德阳市有一支2343人的灾害风险隐患信息员队伍,他们细心寻找灾害发生前的蛛丝马迹,实现了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切实把灾害风险隐患处置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灾害风险早发现,提升风险排查“嗅觉”
“村(社区)信息员发现灾害风险隐患后,要通过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系统手机端小程序,立即向乡镇(街道)报送,乡镇(街道)管理员迅速跟进核实处置……”近年来,德阳市不断深化教育培训,以提升灾害风险隐患识别能力、增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业务水平为抓手,分片区组织各级信息员、管理员参加线上、线下业务培训与“点对点”座谈交流,“手把手”教会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系统的操作流程、信息统计方法等,分期邀请气象、水利、地质、地震、森林火灾等领域专家学者,重点讲授各类灾害风险隐患的基本特征、识别方法、早期处置措施等,使人防、物防、技防手段有机融合,全面提升基层信息员的风险排查“嗅觉”。
灾害风险隐患信息员正在学习信息上报操作流程
与此同时,该市持续推进灾害风险隐患信息员队伍建设,构建形成市、县、乡、村四级信息报送、管理以及处置队伍,现有应急责任人92人、管理员126人、村(社区)信息报送员2343人,覆盖全市84个乡镇(街道)、1187个村(社区),同步发展气象信息员、护林员、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地震灾情速报员及社会力量参与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工作,不断壮大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切实织密风险监测网络,为灾害风险隐患早发现打下坚实的人员基础。
隐患信息早报告,增强信息报送“自觉”
为进一步强化信息报送及时性、准确性,细化落实相关业务单位和人员职责,该市制定了《德阳市常态化开展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工作方案》,全面规范基层信息员队伍的职能范围、培训内容、管理方法、奖惩措施等,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了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常态化工作机制,为灾害风险隐患早报告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此外,该市还明确了“市级定期通报、县级全力推进、乡级具体落实、村级负责报送”工作机制,市、县两级应急管理部门实行定期通报制度,按月通报手机绑定率、信息报送率、核实处置率,确保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工作落地落实,对及时报送信息、组织受威胁群众成功避险转移的集体和个人进行通报表扬,并予以相应奖励,多措并举示范引领,进一步增强了基层信息员的信息报送“自觉”。
“目前,德阳市报送灾害风险隐患信息共计1778条,数量居四川省第一位,手机绑定率达96.5%,信息报送率达75.8%,核实处置率达80.6%。”德阳市应急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道。
跟进核实早处置,夯实灾害预防“警觉”
2023年7月23日,德阳市境内什邡市蓥华镇突降暴雨,该镇雪门寺村灾害风险隐患信息员杜德才在雨中巡查时,发现6组刘世碧屋后的桂花树地灾隐患点存在山体滑坡风险,他第一时间上报了灾害风险隐患信息,联系村干部迅速组织刘世碧一家紧急转移到雪门寺村集中安置点。7月24日,市、县、乡、村有关责任人及时跟进,此次灾害风险隐患得到妥善处置,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等雨停了,我们回去一看,地灾点已经发生了坍塌,幸亏村里的灾害风险隐患信息员及时发现并报告了山体滑坡风险,村干部立即组织我们迅速转移,全家6个人才没有出事,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每当谈起这件事,刘世碧便激动不已。
“德阳市境内什邡市位于龙门山断裂带,地质灾害多发,加之处于龙门山暴雨区,风险潜藏纷繁复杂,成功避险靠的不是某一次的好运,关键还得制度兜底,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常态化机制功不可没。”德阳市应急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讲解道。该市各级信息员、管理员、应急责任人在对灾害风险隐患信息进行报送、核实、处置过程中,严格落实“四个必须”,即必须客观真实、必须现场核实、必须描述准确、必须闭环处置,做到“入网”信息不失真、不漏项、不倒灌。无数次的救灾实践一再验证着“防胜于救”的理念,成功避险的案例提醒着每一个人夯实灾害预防“警觉”。
据了解,今年入汛以来,德阳市累计紧急避险转移3479户8698人,紧急转移安置940户2352人,无因灾致人员重伤、死亡、失踪事件发生,“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常态化机制对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张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