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松潘,碧波荡漾,绿树葱茏,青山相连,白云相称,这里是不加滤镜的现实漫画;抬头蓝天白云相映成趣,远眺丛林山峦连绵起伏,近听溪水向南潺潺成曲,这里也是心之所向的他乡故土。生态,是松潘的资源,也是松潘的名片。在厚植生态“底色”、守好宝贵“家底”这项意义深远的工作中,松潘统筹联动、多措并举做实生态文明新文章,让蓝天长驻、碧水长流、净土长存。
松潘县2022年度黄河上游水源涵养补给区综合治理项目在松潘县川主寺镇境内岷江源头落地实施。截止到今年6月中旬,昔日的裸露山坡已全部种植上了云杉和高山柳,全面覆盖的绿色无纺布下种植的草籽也已经长出了密密麻麻的小草。该项目建设采取工程、生物等综合治理措施相结合,通过实施防沙治沙、退化草地治理、裸露坡面植被恢复以及生态保护支撑体系建设,使治理区自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逐步修复,生态环境得到逐步改善,在松潘县以区域治理、流域治理为治理单位,形成黄河上游地区可复制、可推广的水源补给地综合治理模型和经验,助力松潘县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重点打造黄河上游水源补给重点示范区。四川翰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王海存介绍道:“治理措施为种草、施肥以及一些综合治理,加上围栏防护,云杉和高山柳穿插,呈品字型栽种。无纺布上面盖着的是一个草皮,一段生长期后,草的覆盖率达到90%以上,看过去就是绿油油的一片,这就彻底能达到沙漠化防治的一个基本效果,这边坡下的墙,向下深埋将近两米多,它可以有效的控制水土流失,能保障治理的长久化,项目的建设期为一年,养护期是三年。也就是说三年之内,我们要彻底的达到一个治理的整体化。”
站在松潘县川主寺镇安备村的路边,眺望对岸初见成效的黄河上游水源涵养补给区综合治理项目,松潘县林草局工作人员东周泽仁介绍:“这个项目是我们松潘县林长制工作开展中的一个具体项目。我们林长制工作是立足“绿化保生态、彩化强景观、财化提效益”的目标,统筹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林草重大工程建设,扎实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县行动”,用活用好林业政策,依法、合法使用和保护好林草地,主动做好建设项目使用林地、草原要素保障各项工作。同时协同实现抓增绿、强生态,共享“绿色”成果。”
松潘县是岷江涪江发源地和长江黄河重要生态屏障,在全国西南地区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近年来,松潘县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紧盯全州“川西北生态示范区”战略定位,做实生态文明新文章,坚定不移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强抓“七大保护”行动、“七大治理”工程,纵深推进林长制、河(湖)长制、田长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实施“山水工程”和长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项目,修复河岸带生态350亩,治理水土流失41.3平方公里、灾害隐患点17处、“两化三害”22万亩。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精准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切实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奋力绘就“蓝天碧水净土”的生态松潘画卷。
据统计,松潘全县拥有天然草地面积370.4万亩,林地面积701.65万亩、各类湿地8.74万亩,林草覆盖率为85.68%。近年来,松潘县环境空气优良率持续保持100%,全县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出境断面位水质均达到Ⅱ类及以上标准,达标率均为100%,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2020年,松潘县在全省率先试点林长制工作,2021年,松潘县成功创建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22年松潘草原成为第一批“红色草原”,2023年,松潘县率先在全省黄河流域创建国家第五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接下来,松潘县将勇当绿色发展共同富裕探路者,把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作为“五个松潘”建设的重要基石,坚持全域推进生态系统保护,大力推进大熊猫公园松潘片区建设,全力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深挖文化旅游、高原特色农牧业绿色发展动能,在光伏、风能等高原优势清洁能源上做足文章,提升森林、草原、湿地固碳和碳汇能力,持续巩固示范创建成效,为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打下坚实基础。(邹正茂 松潘县融媒体中心 张冬妮 松潘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