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县杂谷脑镇:巧思藏织羌绣技术创新“森林防火术”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3-03-17 17:13:56 编辑:田恒铭 点击:
藏织羌绣,承载着灿烂辉煌的藏羌民族文化,在中华文明史的典籍里留下了浓浓的笔墨。理县杂谷脑镇深入挖掘、科学传承藏织羌绣艺术,通过织绣传统文化巧思森林草原防灭火“作战术”,妙用“划区、定岗、联控”林火预防体系,至上而下紧绷森防“一根线”,以“绣花针”的功夫织密织牢森林草原防灭火“防护网”。




“划区如织绣构图”,防控布局更有“精”度。近年来,理县杂谷脑镇借鉴丰富灵动的织绣构图纹彩经验,不断优化森林防火布局,分区分片落实责任,筑牢防火坚实屏障。精心部署,结合镇域森林草原分布状况和火灾发生规律,设置布防彩色立体沙盘模型,开启森防“整体一张图”作战模式,将具体责任上图,明确到最小单元,对标对表挂图作战,形成一套完整防控指挥体系;精准分区,将辖区内的山林地进行精准划分,通过抽签形式把138名护林员同119个区域精确匹配,形成“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的防火格局和“看好每棵树,巡好每座山”的强烈意识;精确到人,创新制作“村生态护林员责任卡”,把责任卡插到护林员责任地,群众能监督护林员巡山看护是否尽职,护林员能监督群众不得违规用火,确保防控工作落实到户、明确到人,做到护林员和群众双向监督。



“定岗如运针走线”,严防细管更有“力”度。挑花刺绣的关键在于运针走线,工艺精巧的前提便是细心耐心的应对繁杂的工序,这也是乡镇森林防火必备的特质。提前谋划有力,严格制定清理方案,以村为单位,对9处山林、路边、地块、坟头等列出详细清单,明确具体责任人,集中开展清理行动,确保所有重点区域内支柴、杂草、树叶等可燃物全部清理干净;重点监管有力,在森林防火戒严期,禁止一切野外用火,165名护林员加大对重点区域的检查和巡查力度,重点加强对火种收缴检查、进山人员车辆登记的管理,坚决把火种堵在山下林外,确保万无一失;同时加强对野外非法用火的打击力度,今年对5起违规用火进行现场训诫,并签订承诺书;明查暗访有力,常态化在镇村两级微信群及时发布天气预警信息,确保关键时刻能够为火灾预防、扑救提供技术支撑;严格执行包保责任制,深入开展明查暗访,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限期整改到位,严格督导问责;加大投入有力,加强18名专业扑火队员的日常训练、应急演练和扑火安全知识培训,加大防火资金投入,配齐配强防灭火设备;通过地面巡逻、高山瞭望、视频监控、卫星监测、手机传输等多种手段,形成“地面+空中”“人防+技防”的动态监测、人防技防全覆盖体系。



“联控如拧线织锦”,齐抓共管更有“维”度。汇聚匠心的织绣技艺,遇上赤诚红心的护林坚守,必定会碰撞出更多的灵感;织绣最后一道工艺便是拧线成锦,就如构建起森防联防联控机制,有效扭转“森林防火一家管”被动局面,形成上下贯通、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纵向到底,实行镇挂点领导包片、蹲点干部包村,村委干部、护林员包点责任制,完善带班领导责任制、林长负责制、护林员管护责任体系,制定森林防火值班制度和护林员工作职责、管护范围、考核办法等措施,构建“党支部+网格+片区长”铁三角,形成了以村委干部、护林员为主体,镇干部、民兵相结合的联防联控体系,实现层层有人抓、片片有人管;横向到边,坚决贯彻上级推广开展“十户联保”“片区长”工作要求,对辖区内9个村社全覆盖推广“十户联保”“片区长”机制,依照就近相邻、人员相熟原则,联保组长优先为党员、村干部、护林(草)员或威望较高的家庭户主承担,组建成立的联保体平均户数在10户左右,推动“群防群治、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常态化防火措施落地落实;全方位无死角,定期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应急处置演练,燃烧废旧地膜模拟火灾事故现场,通过组织村民全程集中观看,对全镇废弃地膜等白色垃圾的集中处理进行实战培训和示范,不仅巧除“白色垃圾”,也有效提升群众的应急处置能力;从制作、分配,到张贴、宣传,群防群治明白卡全数张贴到村社每户门口,有效打通防火路通向基层的“最后一米”。
清明临近,理县杂谷脑镇将进一步科学梳理网格化治理流程,持续在包保责任制、坟山林区巡护、日常宣传教育上下功夫,坚决做好“规定动作”,创新推进“自选动作”,继续探索“加分动作”,进一步夯实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代遥南)